Vitargent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Limited

雪糕「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新聞發佈會

三成雪糕於生物毒性測試表現不合格
於急性及慢性毒物檢測中呈陽性反應
水中銀公佈雪糕「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香港,2017年9月21日)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的小魚親測平台(www.fishqc.com) 繼早前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及防曬霜檢測發佈後,以港人發明,全球獨家「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為市面9個雪糕品牌,共29款暢銷雪糕樣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於樣本安全測試中,12個樣本顯示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7個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10個樣本為紅魚(代表有待改善)。所有檢測樣本所標示的添加劑成分均符合多國法規之使用建議,然而,在全球領先生物檢測Testing 2.0下,測試使用的魚胚胎於接觸部分雪糕樣本的提取物後分別出現發育變異甚至死亡的情況,證實部分樣本包含現有傳統技術未能探測的有毒物質,建議大眾於選購雪糕時慎重考慮選擇通過三重檢測的「綠魚」安全購買品牌。


雪糕或含有毒化學成分   水中銀透過嶄新生物測試
Testing 2.0技術助檢測

烈日當空,雪糕成為夏日消暑佳品。然而,近月一則有關雪糕於戶外暴曬五天未有融化的國際新聞,引來全球極大迴響,為市民帶來錯愕之餘,亦擔心雪糕當中的添加成分會為人體帶來負面影響。另外,本港一些雪糕店於食安抽檢中不時被驗出雪糕含菌量超標,引發大眾關注雪糕安全。有見及此,水中銀於今年5月從本港各大超級市場(一田百貨、百佳,City’Super)及7-11便利店選購了9個雪糕品牌,共29款雪糕樣本作魚胚胎毒性檢測,當中包括了國際知名品牌如Nestle、Haagen-Dazs、Dryers、MOVENPICK、LILY & RAN等。

水中銀以專利魚胚胎生物測試 Testing 2.0 技術為雪糕樣本進行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把產品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綠魚—黃魚—紅魚,發佈於轄下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 —「小魚親測」,讓消費者易於識別在零售店購買的產品其安全屬性。「小魚親測」參考世界衛生組織1、歐盟234、美國5、中國6及日本7等多個國家與地區安全標準,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列表 (SVHC) 8,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制定其安全準則:

  • 綠魚代表「品質卓越」,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表現理想,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黃魚代表「基本合格」,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基本合格,消費者選購時要謹慎;
  • 紅魚代表「有待改善」,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存在一項或多項未達標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雪糕價格與產品安全性沒有必然掛鉤      瑞士品牌表現較其他國家、城市優勝

「小魚親測」檢測結果顯示,於29個雪糕樣本當中,12個(41%)樣本顯示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7個(24%)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10個(35%)樣本為紅魚(代表有待改善)。

價格而言,於採購的29個樣本當中,價格的平均數為20.3港幣/100毫升。價格最低為2.7港幣/100毫升,最高為30.4港幣/100毫升,相差近12倍。

價格在19.6港幣/100毫升以下的樣本共10個,綠魚僅佔4個(40%),黃魚佔3個(30%),紅魚佔3個(30%);

價格範圍在19.6港幣/100毫升至21.7港幣/毫升的樣本共10個,綠魚佔3個(30%),黃魚佔4個(40%),紅魚佔3個(30%);

價格在21.7港幣/100毫升以上的樣本共9個,綠魚佔5個(56%),紅魚佔4個(44%)。

總括而言,大部分低價與中價雪糕的安全質量不理想,綠魚比例低於一半,高價雪糕的紅魚比例高企,因此,在選購雪糕時價格未必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品牌原產地而言,本次抽樣分別來自香港、日本、瑞士、美國及新西蘭。

來自香港的樣本共9個,4個(45%)為綠魚,2個(22%)為黃魚,3個(33%)為紅魚;日本的樣本共4個,1個(25%)為綠魚,2個(50%)為黃魚,1個(25%)為紅魚;瑞士的樣本共5個,3個(60%)為綠魚,1個(20%)為黃魚,1個(20%)為紅魚;美國的樣本共8個,3個(37.5%)為綠魚,2個(25%)為黃魚,3個(37.5%)為紅魚;新西蘭的樣本共3個,1個(33%)為綠魚,2個為(67%)為紅魚。

雪糕樣本生產地而言,超過六成的檢測樣本產自香港,其餘為法國、瑞士及新西蘭。

產自香港的樣本共19個,8個(42%)為綠魚,5個(26%)為黃魚,6個(32%)為紅魚;法國的樣本共4個,2個(50%)為綠魚,1個(25%)為黃魚,1個(25%)為紅魚;瑞士的樣本共3個,1個(33.3%)為綠魚,1個(33.3%)為黃魚,1個(33.3%)為紅魚;新西蘭的樣本共3個,1個(33%)為綠魚,2個為(67%)為紅魚。

總括而言,瑞士為原產地的產品安全性較其他國家及城市優勝;本港生產的雪糕樣本其安全性未見明顯突出。
 

魚胚胎於急性及慢性毒物檢測中呈陽性反應   其發育出現異常甚至死亡

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先生表示:「於貨架上售賣的食品理論上都通過本港現有食品法規下最基本的檢測。以雪糕為例,根據冰凍甜點規例9,所售的雪糕必須通過細菌或大腸菌群標準、攝氏零下2度存放(軟雪糕除外)等規條。然而,恆常檢測一般只針對5到10種較常出現的化學物作化學檢測,或會出現『漏網之魚』。水中銀提倡的生物測試,對全球無疑是一項檢測技術的革新,有助提升整體產品安全水平,透過生物呈現的反應可於48小時內篩選超過1,000種有毒化學物及化學物混合後的『雞尾酒』效應,覆蓋不在恆常檢測範圍內的指標。」

是次雪糕樣本檢測分別用了斑馬魚胚胎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測試。斑馬魚和人類致病相關基因擁有高達84%的相似度,對斑馬魚胚胎有毒的物質,對人類也極有可能有害。於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12個(41%)樣本被列入綠魚,7個(24%)為黃魚,10個(35%)為紅魚。杜偉樑先生指出:「於顯微鏡下,我們觀察到斑馬魚胚胎在接觸雪糕樣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質後,會出現發育異常,如血液凝結、心臟水腫,嚴重情況下測試的魚胚胎直接死亡。」另於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中,23個(79%)樣本被列入綠魚,6個(21%)為紅魚。「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主要用作慢性毒物(類雌激素)測試,於是次檢測中,除了6個紅魚樣本未能通過,其餘23個樣本均通過類雌激素測試。」

雪糕標示的成分符合法規  但現有資訊未必能夠有效反應整體產品安全性

另就雪糕成分一環,杜偉樑先生表示,於所有檢測樣本中,最頻繁出現的添加成分為瓜爾膠 (又名開華豆膠,出現於22個樣本)、槐豆膠 (又名刺槐豆膠,出現於15個樣本)以及卡拉膠(出現於15個樣本), 都是常見的食品乳化劑、增稠劑、穩定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國法規,適當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營養師李杏榆女士指出:「雪糕常見的添加成分如瓜爾膠(E412)與槐豆膠(E410)均屬天然膠質,主要功能為乳化、增稠及穩定。至於卡拉膠(E407 / E407a),是從數種紅藻中提煉出來,常見於雪糕及奶製品,有凝膠、增稠及乳化功用,以改善食品的口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0、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 11和中國食品藥品監管局12,均有限定卡拉膠在嬰幼兒食品中的用量。EFSA亦規定卡拉膠不能用於4個月以下的嬰兒。另外,黃原膠(E415)是經過细菌發酵之後生產的複合多糖體,添加到食物中作為乳化劑、增稠劑或穩定劑。然而,根據EFSA 2017年重估報告13,黄原膠含有重金属如鉛、砷、鎘和汞,因此EFSA計劃對黃原膠中的重金屬上限作出修訂,以確保黄原膠不會成為食物中的毒性成分之主要來源。至於食用色素及防腐劑亦普遍使用於雪糕中,然而這些化學添加劑並沒有必需性使用。以色素為例,可以是天然又或是人工合成,用於代替原材料,當添加於雪糕上可令顏色看上去更鮮艷吸引,但過去有研究指出1415,兒童攝入太多色素可能會引致過度活躍,影響情緒。」

李杏榆女士表示,很多家長或只在意兒童進食雪糕的安全性,然而,長者及孕婦亦須謹慎注意。雪糕的製造、運送、製冷過程均有機會提高雪糕含菌量,包括大腸桿菌或李斯特菌,孕婦尤其容易受李斯特菌感染,故建議懷孕婦女、兒童及長者均應避免進食軟雪糕,並謹慎選購高質量且妥善儲存的硬雪糕。另外,有些市民或對奶固體、牛奶敏感,容易刺激腸胃,導致肚瀉等情況,可選購乳酪成分為主的雪糕。乳酪含益生菌,對腸胃健康起重要作用。

杜偉樑先生提醒,現階段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分析主要基於單一成分的風險評估,並沒有列入和其他成分混合效應下所出現的毒性效應。另外,於原材料選取、生產、運輸及儲存過程均有機會影響雪糕的安全性。市民可登上小魚親測(www.fishqc.com)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檢示通過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檢測及成分篩查的『綠魚』產品,作更安心的購買選擇。

 

-完-

 

參考文獻:

[1]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2]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 December 2008 on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54/16. 31.12.2008.
[3]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4]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29/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 12.11.2011.
[5] USFDA Food additive status list,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Everything added to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AFUS).
[6]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 Standards for use, according to use categories.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26, 2016.
[8]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9]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列第132章第V部。http://www.cfs.gov.hk/tc_chi/food_leg/food_leg.html
[10]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11]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12]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13]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eh/publications/endocrine/en/
[14] Lancet. 2007;370(9598):1560–1567.
[15]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2 Jan;120(1):1-5.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