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rgent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Limited

水中銀推衛生巾「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一成衛生巾樣本未能通過魚胚胎毒性測試   

其中2款樣本慢性毒超安全水平   可致月經紊亂嚴重甚至不孕不育

水中銀推衛生巾「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香港,2018年12月18日)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的小魚親測平台(www.fishqc.com) 繼早前15期檢測發佈,包括食用油、即溶咖啡、牛奶、雞蛋、BB霜、防曬霜、止汗劑、面膜、乾狗糧等,來到全年最後一期,續以港人發明,全球獨家「斑馬魚」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為市面27款暢銷女性衛生巾樣本進行安全檢測。結果顯示,衛生巾樣本的整體測試表現較預期理想,19款衛生巾樣本被評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5款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3款樣本為紅魚(代表有待改善)。其中,2款衛生巾樣本的慢性毒超出自訂安全標準,顯示內含超標類雌激素,長期使用可引致月經紊亂,嚴重甚至構成不孕不育風險。

儘管是次毒性測試的整體表現較其他個人護理用品理想,婦產科專科醫生提醒,現今很多女性仍錯誤使用衛生巾,即使產品通過安全檢測,仍有機會因誤用而導致不同炎症問題,包括皮膚炎及陰道炎。故此,消費者除了考慮是次檢測表現外,亦應根據個人對不同物料、成分的敏感度,經血流量及衛生巾舒適度等維度,作出合適產品選擇。

 

水中銀透過嶄新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     檢測衛生巾樣本混合毒性水平

 

衛生巾是女性貼身之物,每月總有數天需要用上它,以應付那段心煩氣燥的日子。為讓女性輕鬆面對每個月經週期,很多衛生巾品牌均會標榜產品不同功效,譬如說超薄乾爽、棉柔貼身、瞬間吸收,吸濕量大等宣傳標語。然而,自去年韓國掀起有毒衛生巾事故,有大學團隊於受委託檢測的衛生巾中發現大部分樣本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有毒化合物,當中包括可致敏或致癌成分,並有用家投訴於使用後出現月經紊亂或停經問題,種種風波讓人疑惑坊間現正售賣的衛生巾之安全性。

 

水中銀遂於今年9至11月期間從各大超級市場(City’Super、Fusion、ParknShop、Wellcome)、屈臣氏及網上購物平台(天貓)選購了 19款品牌,共 27款衛生巾樣本作產品安全檢測,當中包括了國際知名品牌如護舒寶、樂而雅、高潔絲、蘇菲、貴愛娘等。27款樣本中,15款聲稱為日用,巾身長度為26厘米以下;12款為夜用,長度為26厘米或以上。全部樣本均是護翼設計。

 

水中銀以專利魚胚胎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為衛生巾樣本進行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把產品安全屬性分三類:綠魚—黃魚—紅魚,發佈於轄下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 —「小魚親測」,讓消費者易於識別在零售店購買的產品安全屬性。「小魚親測」參考歐
[1]、美國[2]、中國[3]及日本[4]等多個國家與地區安全標準,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列表 (SVHC) [5],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制定其安全準則:

 

  • 綠魚代表「品質卓越」,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表現理想,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黃魚代表「品質合格」,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基本合格,消費者可以選購;
  • 紅魚代表「有待改善」,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存在一項或多項未達標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衛生巾整體測試表現較預期理想     7成檢測樣本獲品質卓越評級

 

「小魚親測」檢測結果顯示,於27款衛生巾樣本中,19款樣本被評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5款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3款樣本為紅魚(代表有待改善)。樣本聲稱適合日用與夜用的比例為15:12。綠魚中,10款為日用,9款為夜用;黃魚中,2款為日用,
3款為夜用;紅魚中,3款均為日用。

 

價格而言,於採購的 27款衛生巾樣本中,價格平均數為 2.7港元/片。價格最低為 0.5港元/片,日本品牌(台灣生產);最高為5.7港元/片,韓國品牌(韓國生產),價格相差超
11倍。

 

片裝衛生巾價格在2.0港元/片以下的樣本共9款,有6款(67%)為綠魚; 2款(22%)為黃魚,1款(11%)為紅魚。

 

片裝衛生巾價格介乎 2.0港元/片至 3.4 港元/片的樣本共 9款,5款(56%)均為綠魚,
2款黃魚(22%),2款(22%)為紅魚。

 

片裝衛生巾價格在 3.4港元/片以上的樣本共 9款,8款(89%)均為綠魚,1款(11%)為
黃魚。

 

衛生巾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樣分別來自亞洲、歐洲及美洲。來自亞洲(香港、中國、日本,韓國)的樣本共 17款,12款(70%)為綠魚、2款(12%)為黃魚,3款(18%)為紅魚;歐洲(英國)的樣本2款,1款(50%)為綠魚,1款(50%)為紅魚;美洲(美國)的樣本共8款,6款(75%)均為綠魚,2款(25%)為黃魚。

衛生巾品牌生產地而言,本次抽樣分別產自亞洲、歐洲及美洲。27款樣本中,19款產自亞洲(香港、中國、台灣、日本,韓國) ,12款(63%)為綠魚,4款(21%)為黃魚,3款(16%)為紅魚;5款產自歐洲(匈牙利、意大利,瑞典) ,4款(80%)為綠魚,1款(20%)為黃魚;1款產自美洲(加拿大),被評為綠魚(100%);另有2款品牌所在地為日本的樣本,未有標明生產地,均被評為綠魚(100%)。

 

總括而言,就是次採樣的價格作比較,高價格樣本的綠魚數目較低、中價格多,反映其質量更有保障;另就品牌所在地及生產地作安全比較,由於個別地區只有少量樣本,從統計學而言,結果並不足以反映洲與洲之間在安全性上的區別。

 

2款衛生巾樣本慢性毒物檢測超標     部分樣本欠缺成分資料及有效期

 

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先生表示:「過去不時有報導指出衛生巾被檢出一系列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可遷移熒光劑、甲醛、苯乙烯、三甲基苯化合物、有機錫化合物等[6][7][8]。可遷移熒光劑及甲醛可刺激皮膚;苯乙烯和三甲基苯化合物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頭暈、抑鬱等[9][10];而有機錫化合物則可對陰道粘膜造成刺激[11]。然而,常規理化指標精準卻覆蓋甚少,大多研究或檢測只能針對十數款具有較高的生殖毒性及致癌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去判斷整體產品安全性。透過能快速篩選過千種對人體有害化學物質的創新魚胚胎毒性檢測技術,團隊期望能探究在混合所有化學成分後衛生巾的真實安全性。」

 

是次衛生巾樣本檢測分別用了斑馬魚胚胎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測試,兩者於歐盟法規規範下均屬傳統動物測試的替代方法。

 

斑馬魚胚胎能夠篩選過千種有毒化學物質,包括農藥殘留、微生物毒素、香精、塑化劑、防腐劑、漂白劑等。牠和人類致病相關基因擁有高達84%的相似度[12],其組織和器官,包括心臟、骨骼、胰腺,腎臟等與人類類似,多項研究證實,對斑馬魚胚胎發育有影響的有毒物質,對人類也構成高度健康風險[13],包括心血管毛病,骨骼異常發育等。 團隊為衛生巾樣本進行產品前處理過程繼而測試。於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 22款樣本 (81%) 「表現理想」,5款樣本 (19%) 「表現合格」。「表現合格」樣本分別來自美國(2個)、英國、韓國及香港。

 

另於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類雌激素)測試中,24款樣本 (89%) 「表現理想」,3款樣本 (11%)  「有待改善」 。團隊檢測到「有待改善」中的其中2款樣本,其慢性毒超出水中銀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FAO) 安全指引評估對人體健康風險所自訂的安全水平,顯示內含超標類雌激素。其中一款為韓國品牌(韓國生產),樣本超標近3倍;另
1款為香港品牌(中國生產),超標近2倍。餘下1款樣本,香港品牌(中國生產),由於其急性毒水平高,導致超過一半的測試魚胚胎死亡,達不到慢性毒測試的基本要求。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已表明,類雌激素可能引發人體各種疾病,如月經紊亂、生殖能力下降、不育、癌症(乳腺癌、睪丸癌,前列腺癌)等健康問題[14]

 

另於成分篩查中,27款衛生巾樣本中有7款樣本沒有列出任何產品成分資料。至於其餘20款樣本,團隊參考了歐盟、美國、日本及中國化妝品法規安全標準,並未檢出禁用或高度關注物質。值得一提,團隊在查閱樣本包裝時,發現有3個樣本並未顯示有效期。

 

杜偉樑先生表示:「目前,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均沒有要求衛生巾生產商公佈成分信息,皆因不同地區,衛生巾所受的管制寬鬆程度亦存在不同 — 美國:食藥局視衛生巾為第一類醫療器械管制;日本:受醫療品及醫療企業管理局管制;歐盟:視為普通消費品,受《一般消費品安全指令》管理;中國:須遵守國標GB 15979-2002和GB/T 8939-2008。 」

 

近年,不同國家政府部門均對女性衛生巾的安全性予以高度關注。舉例說,法國食品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局(French Agency for Food,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NSES)於2018年公佈對女性衛生巾的研究,發現檢測樣本含香精、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 PAHs)和殺蟲劑【如歐盟禁用的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 和靈丹(lindane)】。多環芳香烴可影響生長發育;五氯硝基苯可引致肝臟腫瘤;靈丹可影響免疫系統功能[15]。較早前,瑞典化學品管理局(Swedish Chemical Agency, KEMI)亦分析了35款女性衛生巾樣本,當中發現21種有害或懷疑有害的化學物[16],如農藥、香精、甲醛等[17]。雖然兩機構均指出其檢出的化學物濃度屬低風險,仍積極呼籲生產商改善產品原料及生產過程以減低安全風險,而其檢測未能評估化學物的混合效應。

 

杜偉樑先生補充,陰道和外陰中的粘膜可迅速吸收化學物質,因此衛生巾所釋放的有害物質可以被吸收。有研究發現,陰道施用雌二醇(合成雌激素)所導致的血清雌二醇水平比口服雌二醇藥高10倍[18]

 

 

 現今很多女性未懂正確使用衛生巾   錯誤使用可致皮膚炎甚或陰道炎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少慧醫生表示,衛生巾的表層多以不織布、無紡布或純棉造成棉柔物料,皮膚觸感柔軟舒適;另有部分衛生巾會使用塑膠物料製造網面物料,由於經血在塑膠物料的黏附性較棉柔物料低,透過快速滲透,衛生巾的表層會更清爽透氣。然而,部分女士或會因皮膚與塑膠物料製成的網面表層不斷摩擦而感到痕癢不適,長期使用具皮膚刺激性的衛生巾物料或有化學成分殘留於皮膚上有機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構成敏感性炎症反應如陰部痕癢、紅腫,紅疹。臨床上,曾有女士對衛生巾使用黏貼劑以固定及服貼其於內褲上、又或是香料以掩蓋經血的氣味,產生敏感反應,在皮膚上找到呈現紅色「弧形」的敏感跡象。因此,在選購衛生巾時,消費者應先了解自己皮膚的敏感度,繼而選擇合適表層物料及有標籤列明成分,少化學物的衛生巾。

 

陳少慧醫生指出,現今很多女性仍未懂正確使用衛生巾。一般女士的月經期為3-7天,每次相隔21-40天。月經期間,第一天的流量一般為中等,第二、三天的流量最高,很多女性認為前後日子因經血流量少,可延長使用同一片衛生巾。事實上,衛生巾是細菌的「溫床」,透過經血吸收,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可削弱皮膚的保護層,直接刺激皮膚,引起過敏,並增加其他婦科炎症的的機會。

 

因此,女性必須於月經期間勤換衛生巾,最理想為每3-4小時更換一次,每日約4-5片,確保個人衛生。如遇上潮濕悶熱天氣,出汗量較多,可考慮選用透氣度較高,物料較薄的衛生巾。另外,不少女性為避免月經滲漏的尷尬情況,都愛使用吸濕力強、加厚或特長的衛生巾,然而,其透氣度相對一般衛生巾較差,在此陰道環境下更容易令念珠菌繁殖,引致陰道炎,建議女士應按流量使用合適的衛生巾,减少炎症發生。陳少慧醫生補充,月經期間女性部位一般不會出現異味,但當女性陰道受細菌感染時,可能會發出酸臭異味,並出現不尋常分泌物,如出現上述徵狀,必須馬上向醫生查詢,而非採用含香味、聲稱具辟味或吸味功效的衞生巾。

 

陳少慧醫生提醒,大眾容易囤積衛生巾於家中。然而,衛生巾是使用高溫消毒的方法達致無菌,一次性消毒滅菌的產品大多有期限,一般為1-3年,若超過限期便缺少了防護保障,因此消費者於購買衛生巾時應多注意產品包裝上的製造日期。另外,大眾慣常將衛生巾存放於浴室內,然而浴室是全屋最潮濕的地方,若通風設備不足或沒有窗,此舉有機會讓衛生巾吸收水蒸氣及濕氣,容易令衛生巾產生霉菌並變質。因此,衛生巾應存放於乾爽、潔淨的地方,受潮後若質地濕笠便不應再使用。

 

杜偉樑先生總結:「生物檢測是近年全球嶄新發展技術之一,我們祈望能夠與傳統化學檢測相輔相成,補足現時產品缺乏的生物毒性數據,洞悉更多已知及未被發現的有毒化學物質,免卻人體直接攝取。對於未能符合最高評分標準的『黃魚』及『紅魚』產品,品牌商及製造商責無旁貸,應積極作出產品改善,推動整體行業對產品安全的提升。市民可登上小魚親測(www.fishqc.com)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檢示通過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檢測及成分篩查的『綠魚』產品,作更安心的購買選擇。」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3]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 2015版.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6] Bae J, Kwon H, Kim J. Safety evaluation of absorbent hygiene pads: a review on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test methods. Sustainability. 2018, 10(11), 4146.

[7] Kim Sung-mo. Gov’t Panel Dismisses Activists’ Study of Sanitary Pads. ChosunMedia. The Chosunilbo National. Aug 31, 2017.

[8] Kim Sung-mo. Gov’t Panel Dismisses Activists’ Study of Sanitary Pads. ChosunMedia. The Chosunilbo National. Aug 31, 2017.

[9] Styrene. https://www.epa.gov/sites/production/files/2016-09/documents/styrene.pdf

[10] Toxicological review of trimethylbenzenes. EPA/635/R-16/161Fa.

[11] Organotin (methyl and butyl) toxicity. https://ntp.niehs.nih.gov/ntp/htdocs/chem_background/exsumpdf/organotins_508.pdf

[12]. 2013, 498-503; doi:10.1038/nature12111.

[13] Bioscience Reports.  2017, 37 BSR20170199.  DOI: 10.1042/BSR20170199

[14]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15] Opinion of the French Agency for Food,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on the safety of feminine hygiene products.  ANNES Opinion. Request No. 2016-SA-0108. 4 June 2018..

[16] Chemicals in feminine hygiene products. https://chemicalsinourlife.echa.europa.eu/chemicals-in-feminine-hygiene-products

[17] Chemicals in feminine hygiene products. https://chemicalsinourlife.echa.europa.eu/chemicals-in-feminine-hygiene-products

[18] Tourgeman DE, et al. Serum and tissue hormone levels of vaginally and orally administered estradiol. Am J Obstet Gynecol 18061480–1483.1999; 10.1016/S0002-9378(99)70042-6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