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rgent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Limited

详细报告

世界绿色组织作为一个关注民生的环保团体,委托水中银进行消费品产品安全的测试。未来,世界绿色组织将测试更多不同产品,并于各管道发放有关讯息。水中银希望透过我们的技术,缔造一个更安全的标准,为产品品质把关。

润唇膏也含防晒功能,当心类雌激素从口入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www.fishqc.com) 继早前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防晒霜、雪糕检测发布后,以独家发明的“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31款畅销润唇膏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于样本安全测试中,1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4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1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测试结果发现,8个标榜防晒功能的润唇膏样本中,7个未能通过慢性毒物测试(类雌激素),当中数款国际知名品牌润唇膏的类雌激素含量相对水中银安全指标高11倍以上;另于急性毒物测试中,发现急性毒超标样本相对安全指标高达24倍以上,怀疑是添加成分如棕榈酸维他命A、二苯酮-3,丁羟甲苯等,于单独或混合效应下产生毒性反应,建议市民于选购润唇膏时加倍留意产品成分列表,选购功效较基本、少添加成分的润唇膏。   润唇膏或含有害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秋天将至,嘴唇容易干燥,出现脱皮、皮裂等唇部问题,润唇膏顿成护唇好帮手。然而,部分润唇膏的包装标示添加功能如药用防晒、防水、有效淡化唇纹、解决黯淡唇色、复原受压皮肤细胞等,用途广泛,市民或忽略添加功能所包含的化学物质,过量摄入或增健康风险。有见及此,水中银于本年4月至5月期间,从各大化妆品品牌专柜、网上平台选购了30个品牌,共31个润唇膏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括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润唇膏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欧盟1、美国2、中国3及日本4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 (SVHC)5 ,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低价润唇膏的安全性较中、高价格优胜   亚洲品牌多被列入绿鱼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31个防晒霜样本当中,1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品质卓越)、4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1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31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15.3港元/克。价格最低为2.2港 元/克,最高为56.9港元/克,相差近26倍。 价格低于7.5港元/克的样本共10个,有6个(60%)为绿鱼,2个(20%)为黄鱼,2个(20%)为红鱼; 价格介乎7.5港元/克至15港元/克的样本共11个,5个(45.5%)为绿鱼,1个(9%)为黄鱼,5个(45.5%)为红鱼; 价格超过15港元/克的样本共10个,5个(50%)为绿鱼,1个(10%)为黄鱼,4个(40%)为红鱼。 总括而言,低价润唇膏的安全性较中、高价格优胜,当中6成样本通过安全检测,被列入绿鱼评级;中、高价润唇膏的红鱼比例达4成,建议市民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润唇膏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地区。 来自亚洲(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的样本共6个,4个(66.7%)为绿鱼,1个(16.7%)为黄鱼,1个(16.7%)为红鱼;欧洲(法国,德国)的样本共7个,4个(57%)为绿鱼,1个(14%)为黄鱼,2个(29%)为红鱼;美洲(美国)的样本共16个,7个(44%)为绿鱼,2个(12%)为黄鱼,7个(44%)为红鱼;大洋洲(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的样本共2个,1个(50%)为绿鱼,1个(50%)为红鱼; 润唇膏生产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产自中国、韩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 31个样本中,5个产自中国内地,全部通过检测,为绿鱼(100%);2个产自韩国,均未能通过检测,为红鱼(100%);2个产自日本,1个(50%)为绿鱼,1个(50%)为黄鱼;6个产自法国,3个(50%)为绿鱼,1个(17%)为黄鱼,2个(33%)为红鱼;2个产自德国,1个(50%)为绿鱼,1个(50%)为红鱼;13个产自美国,6个(46%)为绿鱼,2个(15%)为黄鱼,5个(39%)为红鱼;1个产自澳大利亚,未能通过生物检测,为红鱼。 总括来说,就品牌所在地,亚洲相比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的表现较理想,6成以上的亚洲品牌样本被列入绿鱼;就润唇膏生产地,与品牌所在地结果相若,亚洲表现尤以中国内地生产较欧美理想。   近九成防晒润唇膏未能通过慢性毒物测试     蕴含类雌激素成分干扰内分泌系统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本次检测共抽取了31个润唇膏样本,当中8个样本标示有防晒功能。经生物毒性检测发现,8个具防晒功能的样本中,有7个未能通过慢性毒物(类雌激素)测试,用作检测的转基因鱼胚胎肝脏呈现绿色荧光,能探测有毒物质,被评为红鱼。团队于红鱼样本成份列表中,发现不同的化学防晒成分,如二苯酮-3(出现于6个样本)、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出现于8个样本)、奥克立林(出现于2个样本)、胡莫柳酯、二甲基PABA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以上成分均属类雌激素物质,有可能令生物产生毒性反应。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指出,类雌激素可能导致人体各种疾病,如癌症、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儿童性早熟、糖尿病等6 。” 经生物检测发现,其中8款防晒润唇膏当中,有7个样本未能通过慢性毒物测试,为红鱼。 杜伟梁先生补充:“测试同时发现,数款国际知名品牌润唇膏的类雌激素含量相对水中银安全指标高11倍以上,测试样本中的雌激素当量最高读数为10,919纳克/克(一支润唇膏约3.5-15克)。根据欧盟化妆品安全委员会SCCS/1564/15文件,人均日用唇部护理产品量为0.057克,以此用量,已会导致雌激素摄入量超标。” 另于急性毒物检测中,有8个样本未能通过测试。当中急性毒超标最高的样本,较水中银的安全标准高出24倍以上。团队发现,样本中含有的如二苯酮-3 (Benzophenone-3,防晒成分)、棕榈酸维他命A (Retinyl Palmitate,抗氧化成分)、丁羟甲苯(BHT,防腐剂)、柠檬醛(Citral,香料)等有毒化学成分,于单独或混合效应下有机会增加毒性。   水中银首席技术官兼欧盟及英国注册毒理学家陈雪平博士举例说明:“二苯酮-3属防晒成分,可阻挡UVB及部分UVA。它可穿透皮肤引起皮肤过敏反应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化学品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性激素水平,影响正常发育8。EWG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强烈建议不要选择含有该成分的化妆品9;棕榈酸维他命A是维他命A的衍生物,具抗氧化功能,可以防腐。然而,医学上已经证实,过量摄取维他命A有机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肝脏毒性、中老年妇女骨密度下降及容易骨折、甚至胎儿畸形10。挪威卫生部门于2012年已警告孕妇及哺乳妇女避免使用含维他命A的产品11;丁羟甲苯属防腐剂,可引起皮肤炎及过敏12,并有机会令肺癌肿瘤加速增长13。”另外,检测发现有15个样本加入石蜡成分如Petroleum jelly, petrolatum、矿脂,矿油等。石蜡是一种保湿物质,由于其保湿功能较差,未能锁住水分,令嘴唇“愈涂愈干”,同时有机会致敏。另有多达21个样本加入香料成分如柠檬醛、香叶醇、香茅醇、芳樟醇,沈香醇等,有机会导致皮肤过敏、痕痒甚至色素性化妆品皮炎(pigmented cosmetic dermatitis)14  陈雪平博士建议:“于选购润唇膏时,可多留意成分标签、注意事项、生产地等资料,当中有些润唇膏甚至限制两岁以下婴幼儿使用,必须小心留意。另外,若皮肤本身较敏感或有湿疹,宜选择不含刺激性成分如香料、防腐剂或化学防晒剂等添加物的润唇膏。凡试用新润唇膏,可先涂抹于手背或前臂内侧的幼嫩皮肤上,停留大概30分钟,若没有出现敏感反应或红疹,可放心使用。” 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 (www.fishqc.com)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检示通过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的“绿鱼”产品,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完-

 
参考文献: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3]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 2015版.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6]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eh/publications/endocrine/en/
[7] SCCP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Products), Opinion on benzophenone-3, 16 December 2008.
[8] Ghazipura et al. Exposure to benzophenone-3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Reproductive Toxicology. 73, 175-183. 2017.
[9] https://www.ewg.org/skindeep/ingredient/704372/OXYBENZONE/#.WdHihGiCyUk
[10] SCC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 Opinion on Vitamin A (Retinol, Retinyl Acetate, Retinyl Palmitate), SCCS/1576/16, 20 April 2016, final version of 6 October 2016, CORRIGENDUM on 23 December 2016
[11] Norwegian SCFS, Risk Profile: Retinaldehyde. Norwegian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Food Safety (Vitenskapskomiteen for Mattrygghet), 2012.
[12]  EFSA Panel on Food Additives and Nutrient Sources added to Food (ANS); 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re-evaluation of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BHT (E 321) as a food additive. EFSA Journal 2012;10(3):2588.
[13] Bauer et al., The lung tumor promoter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BHT) causes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promotion-sensitive BALB/cByJ mice but not in promotionresistant CXB4 mice, Toxicology 169 (2001) 1–15.
[14] EFSA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CONTAM); Scientific Opinion on Mineral Oil Hydrocarbons in Food. EFSA Journal. 2012;10(6):2704.
[15] SCCS/1459/11. Opinion on fragrance allergens in cosmetic products. European Union. 2011.
   " target="_blank">润唇膏「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水中银公布天然矿泉水「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香港,2018年8月27日)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www.fishqc.com) 继早前13期检测发布,包括食用油、即溶咖啡、牛奶、BB霜、防晒霜、止汗剂、面膜等,继续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斑马鱼」及「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11款标榜天然矿泉水样本进行首轮安全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抽样天然矿泉水样本均通过安全检测要求,全被评为绿鱼(代表品质卓越)。消费者选购天然矿泉水时可认着通过安全检测的绿鱼标志,多一份保障。 市面商铺售卖的樽装或盒装水种类多元化,当中包括大众耳熟能详的蒸馏水(Distilled Water)、净化水(Purified Water)、有气水(Sparkling Water)、天然泉水(Spring Water)甚或是天然矿泉水(Natural Mineral Water)等。消费者在买水的时候,或未细心想过各款饮用水的不同,其实当中的营养价值存在分别。以蒸馏水为例,它是经过多重过滤和蒸馏而产生的水,一般水含有的矿物质在蒸馏的过程会流失,不带有任何固体残留物或营养素,属纯水。而天然矿泉水则来自高山或地下泉水,由于水流源自地下深岩裂隙,故此含有较多矿物成分,如铜、钙、硒、锌、镁、铁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可补充身体不同需要。 水中银考虑到水源是最直接影响水的品质,倘若水源地受污染可大大提高大众健康风险,故于首轮针对市面天然矿泉水作安全检测。参照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ODEX STAN 108-1981》及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就「天然矿泉水」的定义,其必须符合以下三点方能称为「天然矿泉水」。一)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 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二)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三)在正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水中银遂于2018年7月至8月期间,在本港各大超级市场(Fusion by ParknShop、惠康,City'Super)及网上平台抽样搜集了11个知名天然矿泉水品牌,包括FIJI、evian依云、VOLVIC、DEARWATER鹿啄泉、Aqua Panna、VITTEL等作生物测试。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天然矿泉水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资讯平台—「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安全属性。 「小鱼亲测」参考欧盟[1]、美国[2]、中国[3]及日本[4]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SVHC) [5],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黄鱼代表「品质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可以选购;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天然矿泉水样本全通过安全生物毒性检测     同款不同批次样本量度酸碱值不一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11款标榜天然矿泉水样本全通过安全检测,被评为绿鱼(代表品质卓越)。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11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23.4港元/升。价格最低为5.1港元/升,是香港品牌;最高为67.5港元/升,是德国品牌,相差超13倍。价格在13.3港元/升或以下的绿鱼样本占4个(36%);价格范围在13.3港元/升至22.5港元/升的绿鱼样本占3个(27%);价格在22.5港元/升或以上的绿鱼样本占4个(36%)。   品牌所在地而言,抽样分别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丹麦、中国、香港及斐济。   水中银首席技术官兼欧盟及英国注册毒理学家陈雪平博士表示:「天然矿泉水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鳉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团队参考了内部矿泉水及自来水数据库所订立的风险线,得出以下结果:11个(100%)样本测试结果理想。于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所有样本均符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所订立的安全线,并未探测到会导致鱼胚胎肝脏呈绿色荧光的有毒物质(类雌激素)。」   陈雪平博士强调:「是次天然矿泉水检测结果理想。天然矿泉水从定义可知是属于优质饮用水,它是在受保护的地质条件下形成,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其化学成分、水温、流量等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然而其他水源则可能受到各种不同情况的污染。过去就饮用水或水源安的全事故屡见不鲜,如美国45个洲份的饮用水被探测出202种没受规管的化学品,包括杀虫剂、商用化学品、消毒副产品,以及药品等[6];法国地下和地表水验出16种人类使用的药物[7] ;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普遍严重[8],每年因水污染有1.9亿人患病,严重甚至构成癌症(如肝癌和肠癌),当中6万人死亡[9]。因此,商业饮用水成为了城市人的重要日常消费品之一,其安全性变得尤其重要。」   另就酸碱值一环,水中银创办人及首席商务官陈子翔先生表示:「酸碱值代表水溶液酸性或碱性的值,尺度由0至14,0至小于7为酸性,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依据世界卫生组织《食用水水质准则》订下饮用水的最佳酸碱值是6.5 至8。与此同时,国际瓶装水协会(International Bottled Water Association) 的实务守则订定的净化水(如蒸馏水) pH值范围为5至7。天然矿泉水含有微量矿物质,可中和二氧化碳,故此pH值会比蒸馏水为高(一般为6.5至8.5)。于是次pH检测中,我们发现同款产品但不同批次的样本量度的数据酸碱值不一,个别样本的pH值可从6.2波动至9.0,有机会源于水源水质的天然周期波动。然而,我们的身体可以自我调节及控制体液酸碱度,故此无须担心饮用水是偏酸或偏碱的情况。   陈子翔先生解释,虽然 pH 对消费者没有直接影响,但它是水处理过程上重要的参考数值之一。在水处理的所有阶段均需谨慎控制pH,保证水的澄清和消毒程序取得理想效果,不会因酸性过高而恶化管道和设备的侵蚀,令饮用水受污染。     樽装天然矿泉水广泛应用双酚A替代物     其具雌激素活性可干扰荷尔蒙   另外,陈子翔先生指出,制造商在天然矿泉水生产过程中分别采用了玻璃瓶、纸盒、甚或是胶樽作盛载器皿,当中最常使用的是胶樽。胶樽一般多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制成,其底部会印有一个三角形标志,内有回收编码「1」。然而,用作制造塑胶的化学物若受阳光直接照射,可增加塑胶温度,有机会改变胶樽内的水的特质,令更多化学物从塑胶迁移至水内[10]。即使对健康未必构成严重风险,仍应尽量避免购买存放于户外如报纸摊档,被太阳直接照射的樽装水。另外,市面不少胶樽都标榜不含化学物双酚A(BPA),其替代物双酚S(BPS)、双酚F(BPF)及双酚AF(BPAF)亦有类似BPA的影响,具雌激素活性,会干扰荷尔蒙,影响生殖及发育[11]。   陈子翔先生强调,胶樽不耐高温,当接触摄氏70度以上的热水便会开始变形,所以使用时不应注入过热的水。另外,当胶樽开启后,应尽快饮用完毕,因细菌可于樽内潮湿的环境下生长,樽口残留的细菌唾液会不断滋生,大众应避免重覆使用胶樽,或于开启后放隔夜再饮用。陈子翔先生提醒,大众日常应补充足够水分,帮助加快新陈代谢,将身体的毒素、废物排出体外。另不要等待口渴时才补水,因为这代表体内细胞已缺水好一段时间。运动时,大众可选择饮用天然矿泉水,补充身体因流汗而流失的电解质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陈子翔先生总结:「生物检测是近年全球崭新发展技术之一,我们祈望能够与传统化学检测相辅相成,补足现时产品缺乏的生物毒性数据,洞悉更多已知及未被发现的有毒化学物质,免却人体直接摄取。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www.fishqc.com)网上消费品安全资讯平台,检示通过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的『绿鱼』产品,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3]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6] Luntz T. U.S. drinking water widely contaminated. Scientific America. December 14. 2009. [7] Mompelat S, Thomas O, Le Bot B. Contamination levels of human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in French surface and drinking water. J Environ Monit. 2011, 13(10): 2929-2939. [8] Han D, Currell MJ, Cao G. Deep challenges for China’s war on wate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218: 1222-1233. [9] Aneck-Hahn NH, Van Zijl MC, Swart P, Truebody B, Genthe B, Charmier J, Jager C. Estrogenic activity, selected plasticizers and potential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bottled water in South Africa. J Water Health. 2018, 16(2): 253-262. [10] Tao T, Xin K. Public health: a sustainable plan for China’s drinking water. Nature Comment. 30 July 2014. [11] Moreman J, Lee O, Trznadel M, David A, Kudoh T, Tyler CR. Acute toxicity, teratogenic, and estrogenic effects of bisphenol A and its alternative replacements bisphenol A," target="_blank">水中银公布天然矿泉水「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小鱼亲测28款知名品牌面膜,当中一成不过关     (香港,2018年6月19日)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早前12期检测发布,包括食用油、即溶咖啡、牛奶、BB霜、防晒霜、止汗剂等,继续以独家发明的「斑马鱼」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28款畅销面膜样本进行安全检测。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面膜样本的整体测试表现较其他护肤化妆品理想,共25个面膜样本被评为绿鱼(代表品质卓越),3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于红鱼样本中,2个面膜样本被发现含有欧盟禁用防腐剂成分。小鱼亲测提醒消费者,即使个别常用化学成分如防腐剂、酒精、致敏香精、乳化剂及酸硷调节剂等的毒性水平不高,部分样本仍存在多于5种常用化学成分,在混合效应下,长期使用多种化学成分或残留于皮肤上有机会引致过敏,建议消费者选购时尽量拣选较少化学成分的面膜,另外对特定化学成分过敏或湿疹人士须小心留意。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     检测面膜样本混合毒性水平  面膜对女士而言是急救干燥肌肤的好帮手,在四季当中都是重要的保养程序。近年随着面膜的种类及功能变得多样化,部分男士亦会敷上面膜为肌肤补水。面膜作为很多女性每天使用的护肤产品,其安全性实是重要考虑。水中银于今年2至6月期间从各大护肤化妆品专门店、网上购物平台等选购了 25个品牌,共 28个面膜样本作产品安全检测,当中包括了多个国际及国内知名品牌。28个样本中,20个为片装纸面膜,8个为软膏状、泥状或啫喱状(涂抹式)面膜,当中包括了睡眠面膜及具不同效能如保湿、舒缓、滋润、祛斑、修复、净白面膜。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面膜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 (SVHC) ,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品质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可以选购;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面膜整体测试表现相对其他化妆护肤品理想   九成检测样本获品质卓越评级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28个面膜样本安全测试中,20个为片装纸面膜,8个为软膏状、泥状或啫喱状(涂抹式)面膜。25个(89%)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品质卓越),3个(11%)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红鱼样本当中2个(67%)为片装纸面膜,1个(33%)为软膏状面膜。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 20个片装纸面膜样本中,价格中位数为 13.9元/片。价格最低为 2.9元/片,产自中国;最高为139.4元/片,产自美国,价格相差近49倍;另于8个涂抹式面膜样本中,价格中位数为262.2元/100mL。价格最低为48.1元/100mL,产自中国香港;价格最高为418.2元/100mL,产自法国,价格相差近9倍。 片装纸面膜价格在7.7元/片以下的样本共6个,有5个(83%)为绿鱼; 1个(17%)为红鱼; 涂抹式面膜价格在207.5元/100mL以下的样本共2个,2个(100%)为绿鱼。 片装纸面膜价格介乎7.7元/片至 24.6元/片的样本共 8个,7个(87%)均为绿鱼, 1个(13%)为红鱼;涂抹式面膜价格介乎 207.5元/100mL至 311.6元/100mL的样本共 4个,4个(100%)均为绿鱼。 片装纸面膜价格在24.6元/片以上的样本共 6个,6个(100%)均为绿鱼; 涂抹式面膜在 311.6元/100mL以上的样本共 2个,1个(50%)为红鱼,1个(50%)为绿鱼。 面膜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来自亚洲(中国、日本、台湾,韩国)的样本共 19个,17个(89%)为绿鱼, 2个(11%)为红鱼;欧洲(英国,法国)的样本共3个,2个(67%)为绿鱼,1个(33%)为红鱼;美洲(美国)的样本共6个,6个(100%)均为绿鱼。 面膜品牌生产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产自亚洲、欧洲及美洲。28个样本中,20个产自亚洲(中国香港、中国、中国台湾、日本,韩国) ,18个为绿鱼 (90%),2个为红鱼 (10%);4个产自欧洲(法国,比利时) ,3个为绿鱼 (75%),1个为红鱼 (25%);4个产自美洲(美国),全部(100%)均为绿鱼。 总括而言,就价格比较,由于红鱼的数目很少,未能有效反映价格与安全性的关系;另就品牌所在地及生产地作安全比较,由于个别地区只有少量样本,从统计学而言,结果并不足以反映洲与洲之间在安全性上的区别。面膜整体测试表现相对其他化妆护肤品理想。   2个台湾面膜样本未通过筛查发现欧盟禁用成分   部分样本含可致敏成分须留意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近年市面新兴了不同类型的面膜,包括睡眠面膜、美白紧致肌肤面膜、抗氧排毒面膜,含维他命成分深层补水面膜等,功能越多、越复杂,制造商所需使用的化学成分亦更多。透过鱼胚胎毒性检测技术,团队期望能探究在混合所有化学成分后面膜的真实安全性。」 是次面膜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两者于欧盟法规规范下均属传统动物测试的替代方法。 斑马鱼胚胎能够筛选过千种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兽药、微生物毒素、塑化剂、防腐剂,植物源毒素等。牠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其组织和器官,包括心脏、骨骼、胰腺,肾脏等与人类类似,多项研究证实,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的有毒物质,对人类也构成高度健康风险,包括心血管毛病,骨骼异常发育等。 团队分别为片装纸面膜及软膏状、泥状或啫喱状面膜样本进行产品前处理过程继而测试。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28个样本中,27个样本 (96%) 「表现理想」,1个样本 (4%) 「表现合格」。团队于显微镜下,观察到被评为「表现合格」的法国生产面膜样本,部分测试用的斑马鱼胚胎在接触样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质后,出现心脏水肿情况。 另于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类雌激素)测试中,27个样本 (96%) 「表现理想」,1个样本 (4%)  「有待改善」 。团队检测到同一法国样本在慢性毒测试中被评为「有待改善」,其毒性水平高导致超过一半的测试用鱼胚胎死亡。 另于成分筛查中,团队参考了欧盟、美国、日本及中国化妆品法规安全标准,发现2个片装纸面膜品牌含有欧盟禁用防腐剂成分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 (MIT)。此防腐剂于2016年起于所有驻留类化妆品禁用,有机会引发接触性敏感反应(Contact Allergy)。 杜伟梁先生表示:「是次检测的整体表现对比过往多期检测的护肤化妆品较理想,主要原因是因为面膜多以补湿滋润为主,其主要成分通常都是水(Aqua / Water)、丁二醇(butylene glycol)及甘油(glycerol)等相对温和的补水滋润成分。以水为例,于28个样本中,23个样本的成分标签把水(Aqua / Water)列于首位,根据欧盟及中国标签法,各种成分须按其用于化妆品的重量或体积,由大至小依次表列。换句话说,水的含量占整体成分中的最大比例。」另外,面膜的主要成分亦包括保湿剂、乳化剂、防腐剂、香精及植物、中药萃取物。偶尔亦有产品加入酸硷调节剂、酒精、色素等成分。 杜伟梁先生指出,4 个样本(2 个为片装纸面膜,2 个为涂抹式面膜)存在 5 种或以上常用可致敏化学成分,包括多款防腐剂、酒精、酸硷调节剂及香料。在混合效应下,长期使用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产品或有化学成分残留于皮肤上有机会引起接触性皮肤炎(Contact Dermatitis) ,构成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从样本中的成分标签可见,最常见于面膜成分标签上的化学成分分别是防腐剂和酒精。防腐剂方面,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最被生产商广泛应用,于15个面膜样本中找到。其次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Methylparaben, 出现于5个样本);山梨酸钾 (Potassium sorbate, 出现于3个样本 ) ;丁羟甲苯 (Butylated Hydoxy Toluene, BHT, 出现于2个样本)等。酒精方面,酒精/乙醇 (Alcohol / Ethanol)于6个样本中找到。是次面膜检测中,有4个获「绿鱼」评级的面膜样本未含防腐剂及酒精,全为片装纸面膜,包括:FANCL祛斑净白精华面膜、LEADERS 高效补湿修复面膜、PAEKTU久禾阿胶虫草青春凝润面膜及LEADERS玫瑰花水补湿面膜。    肤质不同须小心选择合适面膜   皮肤敏感或湿疹人士或加剧症状致急性皮肤炎  皮肤科专科医生蒋颂仪医生指出:「面膜成分主要为水、保湿剂、防腐剂、香精及植物、中药萃取物等。水(Aqua / Water)的作用为溶剂及稀释剂;保湿剂可补充肌肤所流失的水分,常见成分包括甘油(Glyceri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丁二醇(Butylene Glycol)等;防腐剂常用于各类化妆护肤品中,包括面膜,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防止产品变坏。最常见的防腐剂成分包括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Methylparaben)、丁羟甲苯 (BHT)、水杨酸(Salicylic Acid)等;香精用以提升芳香效果,其中较常见的芳樟醇(Linalool)柠檬油精(Limonene)等均属欧盟列出的已知致敏香精,要小心留意。」 蒋颂仪医生提醒,每个人的肤质都不同,皮肤大致可分为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及敏感性五种肤质。于选购及使用面膜时,应多留意自己的皮肤特性,譬如说油性皮肤应尽量避免选用较滋润的面膜,并减少敷面膜次数,因有机会造成毛孔阻塞,导致出现暗疮;干性皮肤因皮肤缺水导致肤色暗哑,应注重补水及滋润。很多女性不时喜欢转用新面膜产品,建议首次使用新产品时,先涂抹小量膏状面膜或剪一小块面膜贴于较不当眼的面颊旁或是颈部,待10-15分钟没有出现过敏情况才使用于全块脸上。另外,有些使用者误以为敷面膜的次数越频密,时间越长便是好。使用者可留意产品背后说明,一般面膜产品均建议每星期使用2-4次,每次10-15分钟经已足够。若使用时间过长,面膜水分容易令表皮层溶化,减低皮肤锁水功能;又或因面膜中的化学成分如植物、中药萃取物、水杨酸、果酸、A酸等过度刺激皮肤,令细胞受损,角质层变薄,加速皮肤水分流失并引致皮肤敏感,最终适得其反。有皮肤敏感症状或湿疹人士须小心选用面膜,因当中所包含的可致敏成分或会加速敏感情况,造成急性皮肤炎。如使用者的皮肤有发炎、割损情况,应待伤口愈合才使用。(左)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 皮肤科专科医生医生(右) 提醒部分面膜含5种或以上可致敏成分需特别关注 。 杜伟梁先生总结:「生物检测是近年全球崭新发展技术之一,我们祈望能够与传统化学检测相辅相成,补足现时产品缺乏的生物毒性数据,洞悉更多已知及未被发现的有毒化学物质,免却人体直接摄取。对于未能符合最高评分标准的『黄鱼』及『红鱼』产品,品牌商及制造商责无旁贷,应积极作出产品改善,推动整体行业对产品安全的提升。消费者可登上小鱼亲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检示通过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的『绿鱼』产品,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3]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 2015版.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6]. 2013, 498-503; DOI:10.1038/NATURE12111.
[7] BIOSCIENCE REPORTS.  2017, 37 BSR20170199.  DOI: 10.1042/BSR20170199
" target="_blank">面膜「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近半止汗香体剂样本未能通过鱼胚胎急性及慢性毒测试 当中包含多款过敏成分须特别关注 水中银推止汗香体剂「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香港, 2018 年 6 月 11 日 )水中银(国际)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 的小鱼亲测平台(www.fishqc.com ) 继早前11 期检测发布,包括食用油、速溶咖啡、牛奶、BB霜、防晒霜等,继续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斑马鱼」及「 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17款畅销止汗香体剂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于样本安全测试中,8个样本显示为绿鱼( 代表质量卓越 ),9个样本为红鱼 (代表有待改善) 。 于急性毒物测试中,毒性超标最高的4个样本,毒性较同类型产品比较下所订立的安全标准高出 7 倍;另在慢性毒物测试中,其中两个样本探测到类雌激素,其含量相对水中银安全指针高 3 倍以上。 水中银建议市民于选购止汗香体剂时,须加倍留意产品成分列表,尽量避开含防腐剂、酒精等对皮肤具刺激性反应的成分,同时可考虑功效较基本、单一的止汗香体产品。

 

部分止汗香体剂或含有害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 技术助检测 

踏入 5 月,香港连续 14 天录得摄氏 33 度高温,市民于剧烈运动后或走在街上后不久便会大汗淋漓。 汗水会让衣服湿透,尤其于腋下位置湿漉漉的极为碍眼,同时令皮肤「笠痴痴」,造成浑身不舒服。 为免发出尴尬气味,不少人均爱使用止汗香体产品。 然而,部分市民并不知道坊间出售的止汗香体产品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止汗剂 (Anti-perspirant) 及香体剂 (Deodorant),两者具不同功效。 止汗剂可杜绝出汗,其含有铝盐可暂时抑制汗线分泌;香体剂可减低因排汗产生的气味,其含有杀菌或抗菌成分,如酒精和防腐剂,可杀死皮肤上的细菌或是透过香味掩盖汗味,却不能抑制汗线分秘,防止出汗。 另外,坊间亦不时传出有关止汗香体剂使用安全的问题,部分人宁愿让汗水直流也不会止汗,容易引致个人卫生问题。

水中银于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5 月从各大个人护肤品专门店、屈臣氏及万宁选购了 11 个品牌,共 17 款止汗香体剂样本作产品安全检测,当中包括了国际知名品牌如 Dove 、 NIVEA 、 Rexona、 The Body Shop 、 Sebamed , Bioré 等。 17个样本中,止汗剂样本占12 个 (71%),香体剂样本占 5个 (29%)。 根据欧洲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关于化妆品成分测试和安全评估指引 (SCCS / 1564/15),止汗剂及香体剂属同类型护肤化妆品, 为此水中银把两者列为同类型产品作毒性比较。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 Testing 2.0 技术为止汗香体剂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 — 黄鱼 — 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安全属性。 「小鱼亲测」参考欧盟[1] 、美国 [2] 、中国 [3] 及日本 [4] 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 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 (SVHC) [5] ,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质量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亚洲生产样本多被列入「绿鱼」 澳洲生产须多加关注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 17 个止汗香体剂样本安全测试中, 8 个样本显示为绿鱼 (代表质量卓越) , 9 个样本为红鱼 (代表有待改善) 。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 17 个样本中,价格中位数为 38.4 港元 /100 毫升。 价格最低为 18.6港元/100毫升, 产自澳洲;最高为218港元/100 毫升,产自法国,价格相差近 12 倍。

止汗香体剂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

来自亚洲 (日本,新加坡) 的样本共 3 个, 2 个 (67%)为绿鱼, 1个 (33%)为红鱼;欧洲(英国,德国 )的样本共5个, 4个(80%)为绿鱼, 1个(20%)为红鱼;美洲 (美国)的样本共 5 个,1个(20%) 为绿鱼, 4 个 (80%)为红鱼;大洋洲(澳洲 )的样本共4个, 1 个(25%) 为绿鱼, 3 个 (75%)为红鱼。

止汗香体剂品牌生产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产自亚洲、欧洲及大洋洲。

17 个样本中, 7 个产自亚洲 (中国、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 , 6 个为绿鱼 (86%),1个为红鱼 (14%);4个产自欧洲 (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 2 个为绿鱼 (50%),2个为红鱼(50%);6个产自大洋洲 (澳洲) ,全部 (100%) 均为红鱼。

总括而言,就品牌所在地作安全比较,由于个别地区只有少量样本,从统计学而言,结果并不足以反映洲与洲之间在安全性上的区别。 就生产地比较,亚洲生产的样本整体表现理想,而澳洲生产的样本全部被评为红鱼,市民应多加关注。

 

近半止汗香体剂样本未能通过急性毒物检测 多款过敏成分可刺激皮肤及呼吸道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 表示:「社会一直对止汗香体剂的安全存疑。 由于使用部位(腋窝)贴近胸部,部分人认为持续使用会增加乳癌风险。 另外,亦有不少人对产品当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如铝盐、酒精、防腐剂、香精等存在迷思。 透过鱼胚胎毒性检测技术,期望能探究止汗香体剂产品的真实安全性,并以专科角度解构当中受关注的化学成分。 」

是次止汗香体剂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鳉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两者于欧盟法规规范下均属传统动物测试的替代方法。 斑马鱼胚胎能够筛选过千种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兽药、微生物毒素、塑化剂、防腐剂,植物源毒素等。 牠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 [6] ,其组织和器官,包括心脏、骨骼、胰腺,肾脏等与人类类似,多项研究已证实,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的有毒物质,对人类也构成高度健康风险 [7] ,包括心血管毛病,骨骼异常发育等。

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 8 个样本 (47%) 「表现理想」, 2 个样本 (12%) 「基本合格」, 7 个样本 (41%) 「有待改善」。 团队于显微镜下,观察到部分斑马鱼胚胎在接触止汗香体剂样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质后,出现发育异常,包括血液凝结、心脏水肿,严重情况下测试的鱼胚胎直接死亡。 杜伟梁先生指出,急性毒超标最高 (半致死浓度低于最低测试浓度 ) 的3个澳洲及1 个西班牙生产样本,毒性较同类型产品比较下所订立的安全标准高出7倍。

另于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 9 个样本 (53%) 「表现理想」, 8 个样本 (47%) 「有待改善」 。 当转基因鱼胚胎遇到止汗剂中的慢性毒物(类雌激素) 时,其肝脏会呈现绿色荧光,荧光强度能够量化有毒物质,在严重情况下鱼胚胎或会直接死亡。 于8个「有待改善」止汗香体剂样本中,团队检测到其中6 个样本的毒性水平高导致测试鱼胚胎死亡,另外2个样本含超标类雌激素, 其含量相对水中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引建立的安全指针高3倍以上,分别生产自越南及澳洲。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表明,类雌激素可能引发人体各种疾病,如癌症 (乳腺癌、睪丸癌,前列腺癌) 、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8] 。 怀孕妇女更有机会把身体所吸收的类雌激素物质传给下一代。 科学研究亦已证实,这些物质可于母乳[9] 、乳房组织 [10] 、脐带血 [11] 甚至胎盘 [12] 被发现,并经胎儿的脑部、呼吸系统、肠道,皮肤等吸入,令胎儿发育畸形甚至于日后出现儿童性早熟、痴肥等健康问题。

另于成分筛查中,团队参考了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并未发现任何国际禁用成分或高度关注物质。 杜伟梁先生表示:「即使未有找到禁用成分,消费者仍须特别留意当中某些过敏成分,慎防物质刺激到皮肤或呼吸道。 于17个样本中, 7个样本含防腐剂 (丁羟甲苯, BHT; DMDM 乙内酰脲, DMDM Hydantoin; 三氯沙 Triclosan) 、 4 个样本含酒精 (酒精Alcohol; 乙醇 Ethanol) 、 3 个样本含已知致敏香料 (香叶醇, Geraniol; 香茅醇 ,Citronellol ; 芳樟醇, Linalool; 己基肉桂醛 , Hexyl Cinnamal ; 水杨酸芐酯 , Benzyl Salicylate ; 苯甲酰苄酯 , Benzyl Benzoat ; 羟基香茅醛 , Hydroxycitronellal; 香豆素, Coumarin; 苯甲醇 , Benzyl Alcohol) 。 其中,3个样本的酒精成分位列成分卷标的首位,根据欧盟及中国卷标法,各种成分须按其用于化妆品的重量或体积,由大至小依次表列。 换句话说,3个样本中的酒精含量占整体成分中的最大比例,对于易敏一族可能会构成刺激,引致肌肤敏感痕痒,严重者更会出现红疹。 市民应因应肌肤敏感度选购合适自己的止汗香体产品。 」

 

暂无医学证据显示止汗香体剂增加癌症风险 控制体味须透过饮食、情绪控制、穿衣配合   

 皮肤科专科医生许绍基医生 指出:「排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跟汗腺有密切关系。 汗腺可分为小汗腺及大汗腺两类:小汗腺位于真皮层,遍布全身皮肤,主要分布于面额、手掌及脚底。 当身体遇热时,小汗腺会分泌水分为身体降温;大汗腺则集中于腋窝、乳晕、阴部及肛门附近位置,由神经支配,当自主神经系统受刺激时便会排汗。 大汗腺会分泌蛋白质、脂肪及水分,成为细菌的养分,在潮湿翳热的天气下,腋窝经常处于紧闭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经分解可产生丁酸、丙酸等物质,形成异味。 」

坊间近年愈来愈关注止汗剂的安全性,尤其它的主要成分铝盐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部分人认为铝盐会堵塞汗腺,让身体不能正常散热,容易导致中暑;另有市民认为止汗剂会阻塞腋下淋巴,有机会诱发乳癌。 为此,许绍基医生解释:「腋下皮肤涂上这些铝盐水溶液后,铝盐会进入汗管,细胞变化膨胀而阻塞汗腺口,使汗液不易流出,达到止汗的效果。 然而,即使腋下汗腺遭短暂阻塞,汗液仍可以透过身体其他部位的汗腺排走。 另外,美国华盛顿大学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为813位乳癌女患者跟793 位没有乳癌病史的女性做了一项有关止汗香体剂跟乳癌关系的研究,确认止汗香体剂没有增加乳癌风险[ 13]。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14] 及欧洲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 [15] 亦指出,现时未有足够证据证明使用止汗剂与癌症有关。 」

许绍基医生 提醒,在选购止汗香体产品时,应先检查背面的成分卷标,尽量避免含有「防腐剂 BHT 」,「酒精 Alcohol / 乙醇 Ethanol 」 (都是指酒精)等字眼的过敏成分。 防腐剂的作用在于抑制微生物于护肤品繁殖,适量使用可避免用户受细菌感染。 然而,防腐剂始终带有皮肤敏感风险,如能避免便最好。 酒精的作用在于快速挥发,可以抽干皮肤水分,造成局部皮肤痕痒、红肿,长期使用会令黑色素于腋下积聚并变黑。 倘若产品提供试用,建议先扭开瓶盖闻一闻,因为加入酒精成分的产品一般也较刺鼻。

另外,止汗香体剂加入香精以辟除体味是少不免,本身有皮肤敏感、湿疹的人士,除了避免防腐剂及酒精成分外,亦可选择含有较少上述提及过已知致敏香精的产品。 有些止汗香体产品提供一系列功效,包括美白、滋润肌肤等,每种功效必然加上所需要的化学成分。 用户应了解自己购买止汗香体产品的目的为何,是希望止汗还是以香味盖过体味。 建议选择成分较基本、单一的产品以避开不需要摄取的化学成分。

当使用新产品时,应先在手臂内侧或手背上试用,待 30 分钟后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才继续使用。 喷雾装的止汗或香体产品由于近距离喷射皮肤,较膏状具刺激性,在使用喷雾装时,应避免胡乱喷射或大量吸入,以免伤及眼睛或吸入呼吸道造成气管敏感等状况。 腋下刚接受了激光脱毛或惯常剃毛的人士,应短暂停用止汗香体产品,让皮肤及伤口自然修复。

许绍基医生 补充:「适当使用止汗剂固然是治疗的方法,然而体味亦可透过多方面形成,包括饮食习惯、心情、身体状况及日常穿著,必须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 在饮食方面,进食洋葱、蒜头、咖哩、辛辣食物或长期吸烟、饮酒人士,会令气味于体内残留,间接增加体味;肠道健康亦很影响体味,如有消化系统问题,建议多进食膳食纤维及补充益生菌以帮助消化;另外,情绪紧张会刺激汗腺分泌,滋生细菌, 并有可能形成其他细菌,例如真菌,当分泌物和真菌停留在皮肤的时间愈长,会加重体味,建议多保持心境开朗;体毛过多亦会令真菌容易滋生,可选择剃掉过多的体毛,令真菌无处躲藏;另建议夏季多穿著阔身、以棉或丝绸造的衣服, 其具透气及吸汗功能,减低因局促形成的体味。 」

杜伟梁先生 总结:「生物检测是近年全球崭新发展技术之一,我们祈望能够与传统化学检测相辅相成,补足现时产品缺乏的生物毒性数据,洞悉更多已知及未被发现的有毒化学物质,免却人体直接摄取。 对于未能符合最高评分标准的『黄鱼』及 『红鱼』产品,品牌商及制造商责无旁贷, 应积极作出产品改善,推动整体行业对产品安全的提升。 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www.fishqc.com) 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检示通过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的 『 绿鱼 』 产品,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

 

-完-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3]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 2015版.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6]. 2013, 498-503; DOI:10.1038/NATURE12111.
[7] BIOSCIENCE REPORTS.  2017, 37 BSR20170199.  DOI: 10.1042/BSR20170199
[8]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9] CHIMIA 2008, 62: 345-351.
[10]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2012, 32(3):219-232.
[11] TALANTA. 2011, 84, 702-709.
[12]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61-462, 214-221.
[13] J NATL CANCER INST. 2002 OCT 16;94(20):1578-80.
[14]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MYTHS/ANTIPERSPIRANTS-FACT-SHEET
[15] SCC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 OPINION ON THE SAFETY OF ALUMINUM IN COSMETIC PRODUCTS, 27 MARCH 2014, SCCS 1525/14, REVISION OF 18 JUNE 2014.
 " target="_blank">止汗香体剂「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过半鸡蛋样本于生物毒性测试表现不合格 当中两成样本发现显著类雌激素水平    长期摄入可诱使癌症以及生殖能力下降 水中银公布鸡蛋「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香港,2018年4月24日)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www.fishqc.com) 继早前十期检测发布,再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12个鸡蛋品牌,共21款鸡蛋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于样本安全测试中,8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2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1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检测样本探测到显著类雌激素,证实鸡蛋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长期摄入可令内分泌失调,诱使癌症以及生殖能力下降,建议消费者审慎选购通过三重检测的「绿鱼」安全购买榜单。另外,营养师亦指出坊间对鸡蛋存在很多误解,望能籍此厘清大众疑惑,带出鸡蛋极高的营养价值。   鸡蛋或含急性及慢性有毒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鸡蛋是现代人最普遍的食物,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故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作主要食材,适合各年龄层。鸡蛋分蛋白和蛋黄两部分,蛋白能提供优质蛋白质,涵盖所有必需氨基酸,适量摄取可对身体建构、修补细胞和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同时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蛋黄的营养价值也很高,除膳食胆固醇外,还提供部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如维他命B12、D、E、矿物质、叶酸及奥米加3脂肪酸等。另外,当中的叶黄素(属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及胆碱成分分别有助减低老年黄斑病变及促进脑部发育和记亿力。鉴于鸡蛋是最常使用的食材之一,其安全性亦有必要监测。水中银于2017年8月至10月期间从本港各大超级市场(一田、百佳,City’Super) 、网上平台(HKTV mall)及本地农场鸡蛋直送商店选购了12个鸡蛋品牌,共21款鸡蛋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括本地及国际品牌如嘉道理农场、滋味、CP、Freds、德青源,阳光等。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鸡蛋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欧盟[2][3][4]、美国[5]、中国[6]及日本[7]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SVHC) [8],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 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慢性毒物检测中表现理想,于急性或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 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21款鸡蛋样本当中,8款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2款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1款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采购的21款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4.0港元/只。价格最低为1.9港元/只,其所在地为泰国;最高为9.8港元/只,其所在地为美国,价格相差近5倍。 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亚洲(香港、中国、日本、星加坡,泰国)、美国及澳洲三大洲份。来自亚洲品牌的样本共18个,7个(39%)为绿鱼,1个(5.5%)为黄鱼,10个(55.5%)为红鱼;美国品牌的样本有1个,被评为黄鱼;澳洲品牌的样本共2个,1个为绿鱼(50%),一个为红鱼(50%)。另外,鸡蛋生产地跟品牌所在地大致一样,只有被评为绿鱼的CHEER滋味日本樱花鸡蛋的所在地及生产地有所分别 (品牌所在地为香港, 生产地为日本)。从统计学而言,美国及澳洲检测样本数目并不足以反映地区生产的安全性。   测试鱼胚胎于急性及慢性毒物检测中呈阳性反应   过量进食可累积毒素诱发各种疾病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先生表示:「鸡蛋作为民间最基本的食材之一,可用于烘培、菜肴,食品调味等,其使用量跟柴米油盐酱醋茶无差。鉴于鸡蛋过去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包括为人熟知的沙门氏菌感染引致食物中毒、除虫剂含量超标,含染色料苏丹红等,我们洞悉检测的必要性。」   是次鸡蛋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两者于欧盟法规规范下均属传统动物测试的替代方法。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18个(86%)样本「表现理想」,3个(14%)「基本合格」。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9],多项研究已证实,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的有毒物质,对人类也构成高度健康风险[10],包括心血管毛病,骨骼异常发育等。斑马鱼能够筛选过千种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兽药、微生物毒素、塑化剂、防腐剂,植物源毒素等。团队于显微镜下,观察到斑马鱼胚胎在接触鸡蛋样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质后,出现发育异常,包括血液凝结、心脏水肿,严重情况下测试的鱼胚胎直接死亡。其中,急性毒超标最高的鸡蛋样本,较水中银的安全标准高出近2倍。过往有研究指出,母鸡摄取的污染物,如饲料中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呕吐霉素(4-deoxynivalenol) [11],[12]、农药残留芬普尼(Fipronil) [13],兽药残留美洛昔康(Meloxicam) [14] 等可传递给鸡蛋,同时影响母鸡的健康状况,团队不排除当中有化学物质于单独或混合效应下产生毒性。与此同时,毒性亦有机会由环境因素造成,包括农场土壤、空气、饮用水,运输饲料槽车等,明确诱因须与生产商合作进行调查。   另外,于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10个(48%)样本「表现理想」,11个(52%)「有待改善」。当中,有4个样本于显微镜下看到测试使用的鲭鱂鱼胚胎其肝脏发出绿色荧光,表现出显著类雌激素水平。团队根据绿色荧光强度量化有害物质,并根据世界卫生组 (WHO/FAO)的指引[15],评估对人体的安全风险。团队是次发现与过往权威研究结果吻合[16],准确探测出鸡蛋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可透过农药、兽药、抗生素、激素、塑化剂,有机持续污染物等雌激素摄入,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早已表明[17],类雌激素可能引发人体各种疾病并令内分泌失衡,如癌症(乳癌、卵巢癌、子宫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儿童性早熟、糖尿病等。研究数据亦指出,孕妇、婴儿、发育中的儿童及青少年是较容易受内分泌干扰物(如类雌激素)影响的群体,建议消费者审慎选购通过生物检测的「绿鱼」安全购买鸡蛋。   消费者对鸡蛋存误解   不同年龄有不同营养摄入需要   注册营养师李德胜先生表示,鸡蛋的踪影随处可见,包括港人喜爱的餐蛋面、西红柿炒蛋、溏心蛋色拉,蛋牛三文治等,即使吃火锅也惯常用生鸡蛋作调味之用,食用款式多不胜数。然而,坊间对鸡蛋的疑惑众多,以下提供了一些有关鸡蛋的营养信息供消费者参考:   每天最多进食多少只鸡蛋? 蛋黄含约260毫克胆固醇,根据过往营养指引每人每天建议胆固醇摄取量不多于300毫克为例,一般建议每天进食不多于一只鸡蛋。然而,近年美国出刊的《美国民众膳食指南》已把每日不应摄取多于300毫克胆固醇的限制剔除[18]。建议消费者多留意鸡蛋的额外营养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等,配合每天其他菜肴,均衡进食便可。    吃蛋白还是蛋黄较健康? 很多人宁愿只吃蛋白,弃掉蛋黄,认为蛋黄含高胆固醇,但人体内的胆固醇其实主要由肝脏负责制造,而人体需要的维他命D、胆汁和部份荷尔蒙,亦是由胆固醇建构而成,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膳食胆固醇,可见吃鸡蛋对体内的胆固醇影响不大,毋须刻意避开蛋黄。另外,胆固醇对儿童发展亦不可或缺,因为胆固醇是制造各种荷尔蒙的主要元素,帮助儿童快速生长、发育。蛋黄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铁质、叶酸、奥米加3脂肪酸,有利脑部发展和提升记忆力的胆碱等,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充。而蛋白中的蛋白质亦含有各种必需的胺基酸,适量摄取可对身体建构、修补细胞和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   吃生鸡蛋对人体有害吗?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指出,吃生鸡蛋或会增加感染沙门氏菌疾病的风险[19],感染情况尤以婴儿、老人及免疫系统受损人士较严重。美国农业部(USDA)亦建议大众不要进食生或未经煮熟的鸡蛋,除非鸡蛋本身经过巴士德消毒(Pasteurization)[20]。人体主要靠胃蛋白酶和小肠里的胰蛋白酶去消化并吸收鸡蛋中的蛋白质,生鸡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及吸收。只有经过煮熟的蛋白质才便于人体吸收。另外,根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引,母鸡并不是在无菌的环境中生蛋。鸡蛋可能会透过两种不同途径受污染:经卵巢的直向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大多数与致病细菌(即沙门氏菌)有关;或经蛋壳渗透的横向传播,通常由蛋壳上的粪便(鸡蛋是经泄殖腔产出)污染造成。因此,大众应避免进食未经烹煮的鸡蛋。   鸡蛋应怎样烹煮才可降低卡路里? 不同鸡蛋的煮食方法有不同卡路里之分。一般而言,最低卡路里的煮食方法为烚蛋、温泉蛋和溏心蛋(约80卡路里),其次为太阳蛋(约140卡路里),加入忌廉或牛奶的炒蛋、奄列的热量则较其他高(约200卡路里)。班尼迪蛋所使用的荷兰酱由蛋黄、牛油及清水打成,添加至水煮蛋上会增加卡路里(约1,000卡路里)。   李德胜先生提醒,现时很多食谱均建议使用生鸡蛋作食材,包括自制雪糕、冷藏蛋糕等,此举可增加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大众应尽量避免。于选购鸡蛋时,消费者亦应避免蛋壳潮湿或有裂纹的鸡蛋,并习惯于购买后立即保存在雪柜中,如果鸡蛋的蛋液内有黑色或深绿色斑点,甚或是有发臭情况,应弃掉勿用。   市民如欲检示通过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的「绿鱼」产品,可登上小鱼亲测(
www.fishqc.com)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完-

 
[1]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2]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 December 2008 on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54/16. 31.12.2008.
[3]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4]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29/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 12.11.2011.
[5] USFDA Food additive status list,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Everything added to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AFUS).
[6]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 Standards for use, according to use categories.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26, 2016.
[8]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9] Nature. 2013, 498-503; doi:10.1038/nature12111.
[10] Bioscience Reports.  2017, 37 BSR20170199.  DOI: 10.1042/BSR20170199
[11] Food Chem Toxicol. 2016 Oct;96:107-16. doi: 10.1016/j.fct.2016.07.033.
[12]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1014 (2016) 31–3611
[13] J Agric Food Chem. 2004 Aug 25;52(17):5463-71.
[14] Am J Vet Res. 2017 Aug;78(8):965-968. doi: 10.2460/ajvr.78.8.965.
[15] Evaluations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 Estragiol-17beta. 2000. Available at: http://apps.who.int/food-additives-contaminants-jecfa-database/chemical.aspx?chemID=1835
[16]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 187 (2013) 15–22.
[17]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18]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5 – 2020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8th Edition. December 2015.
[19] Salmonella and Eggs. https://www.cdc.gov/features/salmonellaeggs/index.html
[20] A Better Way to Pasteurize Eggs. https://www.ars.usda.gov/news-events/news/research-news/2017/a-better-way-to-pasteurize-eggs/
" target="_blank">鸡蛋「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婴儿二段奶粉毒性检测结果公布,超8成顺利通过   (香港,2018年2月2日)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2017年共8期检测发布,包括食用油、BB霜、溶速咖啡、防晒霜、雪糕、润唇膏、牛奶及口红后,将以奶粉作本年起首,继续以独家发明的“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11个奶粉品牌,共16款奶粉样本进行首轮检测。这次检测主要聚焦于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亦即2段奶粉,适合6-12个月大的婴儿。结果显示,所有抽样奶粉均通过安全检测要求,当中14个样本为绿鱼(代表品质卓越)、2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这次产品安全评级之别在于三重测试中的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根据国际多份毒理研究报告及产品数据库资料支持,怀疑是样本当中一些主要成分于单独或混合效应下产生了毒性反应,建议消费者选购奶粉时认准绿鱼标志。 市面标准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多以牛乳提炼,并参考母乳所涵盖的营养成分加工制成。现时,市场上售卖的婴幼儿奶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尤以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的销售及广告宣传占多。由于所有进口奶粉必须符合国际标准或制造商所在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故各大品牌的奶粉成分差别不远。水中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市面专卖店或是正规药店抽样搜集了11个知名奶粉品牌,共16款较大婴儿配方组别的奶粉样本(即2段奶粉,适合6-12个月大的婴儿),当中三个样本注明适合0-12个月(2个)及6-18个月(1个)大婴幼儿食用。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奶粉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旗下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SVHC),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 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慢性毒物检测中表现理想,于急性或成分筛查中表现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 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较大婴儿奶粉样本整体表现理想    奶成分和植物油的质量有机会影响毒性评级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樑先生指出,这次抽样的奶粉样本平均价格为43港元/100克,最高价格为62港元/100克,最低价格为26港元/100克,相差超两倍。 结果显示,通过本次抽检的14款婴儿2段奶粉,共有11个品牌。品牌所在地分布情况如下:美国4个,荷兰3个,德国3个,瑞士1个,中国1个,英国1个,及日本1个。 通过检测的14款样本,生产地的分布情况则是:荷兰7个,德国2个,爱尔兰1个,丹麦1个,新西兰1个,中国1个,日本1个 品牌生产地而言,抽样分别来自德国、丹麦、荷兰、新西兰、爱尔兰、中国及日本,全部均在香港发售。品牌所在地而言,抽样分别来自荷兰、德国、美国、中国、英国、瑞士及日本。 杜伟樑先生表示:“奶粉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团队参考了内部婴幼儿奶粉数据库所订立的安全线,得出以下结果:14个(87.5%)样本被列入绿鱼,2个(12.5%)为黄鱼。于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所有样本均符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所订立的安全线,并未探测到会导致鱼胚胎肝脏呈绿色荧光的有毒物质(类雌激素)。另于成分筛查中,根据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婴儿配方及特殊医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法典标准》、欧盟、中国、美国及日本等有关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标准,并未发现样本含禁用及高度关注成分。” 杜伟樑先生强调:“这次奶粉检测结果整体理想。然而,奶粉仍见绿鱼及黄鱼安全评级之别,乃检测样本得出的急性毒水平所致,当中无疑是一些成分单独或混合产生了毒性反应。”根据欧洲、美国及本地的食品标签法规,各种配料、成分须按其用于食品包装时所占的重量或体积,由大至小依次表列。从奶粉成分标签所见,奶成分(如脱脂奶及牛奶固体等)位列前方。根据去年牛奶及牛奶饮品抽样结果发现,牛奶的毒性参差,而近年多份国际有关牛奶毒理研究报告证实,牛奶中存在其他毒性风险,包括已知的霉菌素(如黄曲霉素)污染、兽药残留、农药残留及其他未知污染如三聚氰胺,我们有理由相信受污染的牛奶是增加毒性的元凶之一。另外,奶粉的另一主要成分为脂肪,通常是不同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椰子油、菜籽油及棕榈油等)混合组成。“根据水中银食用油数据库所得,椰子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及棕榈油均在食用油安全测试中低于平均水平,可见植物油亦有机会增加毒性风险。建议消费者审慎购买通过三重检测的“绿鱼”评级奶粉,多一份保障。水中银所测试的消费品检测结果,均于旗下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发布,消费者可登录‘小鱼亲测’官方网站查阅更多安全信息资讯。”杜伟樑先生补充。   选择不同型号配方奶粉要审慎         产品宣传加入的其他成分非婴幼儿成长必需 注册营养师李德胜先生表示:“母乳是婴儿首选的营养来源,能覆盖初生婴儿首半年发展需要的所有营养素。然而,若母亲未能喂哺母乳,可选择合适的婴幼儿奶粉取替。一般而言,初生至6个月大的婴儿,可饮用以牛奶制成的‘初生婴儿配方’奶粉,但谨记不可胡乱食用高蛋白‘较大婴儿配方’,因为高蛋白奶粉对新生婴儿的肾脏造成负荷,可引致肠道炎甚或是脑部受损的情况。6至12个月大的婴儿可视乎各方面发展状况选择初生至6个月‘初生婴儿配方’或6-12个月‘较大婴儿配方’。初期,奶仍是主要营养来源,当引进流质及固体食物(辅食)并逐渐增加分量后,可逐步减少奶分量。一岁后,均衡及多样化的固体食物能取代奶成为主要食粮,幼儿可转饮全脂牛奶(以超高温处理 UHT Processed),补充足够脂肪帮助成长。”李德胜先生提醒,经高温处理的牛奶可致使当中的水溶性维他命流失,减少营养吸收。另外,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并未发展成熟,容易对牛奶的蛋白质出现过敏症状如湿疹,建议牛奶过敏、肠胃敏感及乳糖不耐受者均可选择以豆奶代替。  李德胜先生续指,奶粉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及矿物质,能通过国际标准大规模生产的奶粉均含有最基本的营养素。然而,市面有些奶粉标榜加入必须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以模仿母乳的营养成分或配合婴儿发展需要,如益生菌(probiotic)、核苷酸(nucleotide)、牛磺酸(taurine)、氨基酸(amino acids)、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多聚糖(polysaccharides)和聚葡萄糖(polyglucose)等,其实是非必要成分。“奶粉所标榜的添加成分未必越多越好,因为某部分添加成分的含量其实很少,另外有些添加成分属合成而不是天然,如维他命A、B或C,婴幼儿未必能够完全吸收合成成分。因此,家长可按常根据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选购含均衡营养素的奶粉。奶粉中亦常加入标准分量的添加剂,如乳化剂、稳定剂及酸度调节等,对婴儿食用无害,家长无须担心。”  

-完-

   
參考文獻:
1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2 CODEX STAN 156 – 1987 (REVISION: 2017).  CODEX ALIMENTARIUS. STANDARD FOR FOLLOW-UP FORMULA.
3 CODEX STAN 72 – 1981 (REVISION: 2007).  CODEX ALIMENTARIUS. STANDARD FOR INFANT FORMULA AND FORMULA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INTENDED FOR INFANTS.
4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 DECEMBER 2008 ON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54/16. 31.12.2008.
5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6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29/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 12.11.2011.
7 REGULATION (EU) NO 609/201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2 JUNE 2013 ON FOOD INTENDED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AND TOTAL DIET REPLACEMENT FOR WEIGHT CONTROL.
8 COMMISSION DELEGATED REGULATION (EU) 2016/127 OF 25 SEPTEMBER 2015.
9 USFDA FOOD ADDITIVE STATUS LIST,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EVERYTHING ADDED TO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AFUS).
10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11 GB 10767-2010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
12 GB 14880-2012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
13 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
14 STANDARDS FOR USE, ACCORDING TO USE CATEGORIES.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26, 2016.
1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16 CFR 101.4(A).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FOOD; DESIGNATION OF INGREDIENTS.
17 FOOD AND DRUGS (COMPOSITION AND LABELLING) REGULATIONS (CAP.132W).
18 REGULATION (EU) NO 1169/2011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OF 25 OCTOBER 2011. OFFICIAL J EUR UNION. L 304/18.  22.11.2011.
19 JAWAID S ET AL. CONTAMINATION PROFILE OF AFLATOXIN M1 RESIDUES IN MILK SUPPLY CHAIN OF SINDH, PARKISTAN. TOXICOLOGY REPORT. 2015, 2: 141801422.
20 RAMA A ET AL. ASSESS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 RESIDUES IN MILK FOR CONSUMPTION IN KOSOVO.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2017. 25: 525-532.
21 HAN RW ET AL. SURVEY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RAW MILK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17. 1890-1896.
" target="_blank">较大婴儿奶粉「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口红导致唇部过敏或发炎,与被加入添加剂有关 (香港,2017年12月14日)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早前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防晒霜、雪糕、牛奶检测发布后,以独家发明的“斑马鱼”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31款畅销口红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安全测试中,23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3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5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毒性超标最高的欧洲口红样本,在急性毒物测试中,毒性较同类型产品比较下所订立的安全标准高出近17倍;另在慢性毒物测试中,该样本亦表现出高毒性,导致所有测试鱼胚胎死亡。 团队在成分筛查中发现近半数口红含有不同化学防腐成分,然而这些类雌激素物质容易被身体吸收,可在母乳、乳房组织、脐带血甚至胎盘被发现,祸延后代。另有部分产品添加石蜡、香料,可刺激皮肤,严重或引致急性过敏性唇炎。为了让消费者在选购口红时,能更清晰地分辨出安全产品,水中银研发的“小鱼亲测”平台,开发了“小鱼搜搜”功能,可以查询多种品类产品的安全信息,以达到正确指引、安心选购的目的。   口红产品或含有害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每位女士的化妆袋内都会拥有一管口红,一年四季任何场合,口红都是装扮的好帮手。然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一般只会留意品牌、颜色、闪亮效果、香味,水润性等元素,忽略产品标签上列举的化学添加成分。口红作为女士的随身物品,当中的有害化学成分必须细心留意,以免长期过量摄入增加健康危机。水中银于本年4 月至8月期间,从各大化妆品品牌专柜、大型正规网上平台、以及线下连锁综合店选购了 24个品牌,共 31个口红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括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口红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 (SVHC) ,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低价口红的安全性较中、高价格优胜         亚洲品牌多被列入绿鱼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31个口红样本安全测试中,23 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 越)、3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5 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 31 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 62.3港元/克。价格最低为 22.9港 元/克,最高为 210.5港元/克,相差超 9倍。 价格在35港元/克以下的样本共12个,有10个(83%)为绿鱼,1个(8%)为黄鱼,1个(8%)为红鱼;价格介乎 35港元/克至 80 港元/克的样本共 9 个,7个(78%)为绿鱼,2 个(22%)为红鱼; 价格超过 80 港元/克的样本共 10 个,6 个(60%)为绿鱼,2 个(20%)为黄鱼,2 个 (20%)为红鱼。 总括而言,低价口红的安全性较中、高价格优胜,当中超过八成样本通过安全检测,被列入绿鱼;中、高价口红的红鱼比例达两成,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口红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 来自亚洲(中国、日本,韩国)的样本共 6 个,6个(100%)均为绿鱼;欧洲(法国,意大利)的样本共14个,10个(71%)为绿鱼, 4 个(29%)为红鱼;美洲(美国)的样本共11 个,7 个(64%) 为绿鱼,3 个(27%)为黄鱼,1 个(9%)为红鱼。 口红生产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产自中国、韩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法国、加拿大及美国。 31 个样本中,11个产自亚洲(中国、日本、韩国) ,10个为绿鱼 (91%),1个为红鱼 (9%);16 个产自欧洲(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 ,11个(69%)为绿鱼、2个(13%)为黄鱼,3个为红鱼(19%);4个产自美洲(美国、加拿大) ,2 个(50%)为绿鱼,1 个(25%)为黄鱼,1个(25%)为红鱼。 总括来说,就品牌所在地,亚洲相比欧洲及美洲的表现优秀,全部亚洲品牌样本均被列入绿鱼;就口红生产地,与品牌所在地结果相若,亚洲表现较欧美理想。   部分口红于急性及慢性毒物检测呈阳性     当中有防腐剂属类雌激素可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这次口红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25个(81%)样本被列入绿鱼,3个(10%)为黄鱼,3个(10%)为红鱼。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其组织和器官,包括心脏、骨骼、胰腺,肾脏等与人类类似,多项研究已证实,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的有毒物质,对人类也构成高度健康风险,包括心血管毛病,骨骼异常发育等。值得提及,斑马鱼胚胎的发育过程模拟人类,其一天的发育等同胎儿发育12周(三个月)。 团队于显微镜下,观察到斑马鱼胚胎在接触口红样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质后,出现发育异常,包括血液凝结、心脏水肿,严重情况下测试的鱼胚胎直接死亡。即使科研仍有待印证具体疾病,其与人类的关连足够证实有问题的产品暴露于急性毒下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杜伟梁先生指出,急性毒超标最高的欧洲口红样本,其毒性较水中银根据同类型产品之生物数据库所订立的安全标准高出近17倍。另于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26个(84%)样本被列入绿鱼,5个(16%)为红鱼。当转基因鱼胚胎遇到口红中的慢性毒物(类雌激素)时,其肝脏会呈现绿色荧光,荧光强度能够量化有毒物质,在严重情况下鱼胚胎或会直接死亡。团队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同一样本于慢性毒物测试中亦表现出高毒性,令所有测试鱼胚胎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表明,类雌激素可能引发人体各种疾病,如癌症(乳腺癌、睪丸癌,前列腺癌)、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怀孕妇女更有机会把身体所吸收的类雌激素物质传给下一代。科学研已证实,这些物质可于母乳、乳房组织、脐带血甚至胎盘被发现,并经胎儿的脑部、呼吸系统、肠道,皮肤等吸入,令胎儿发育畸形甚至于日后出现儿童性早熟、痴肥等健康问题。 水中银首席技术官兼欧盟及英国注册毒理学家陈雪平博士指出,团队于口红样本成份列表中,发现20个样本分别含有不同化学防腐剂成分,譬如说较常见的丁羟甲苯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出现于12个样本)及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类防腐剂(出现于2个样本)。防腐剂成分有机会令皮肤致敏,产生痕痒的症状。多国早已为paraben类防腐剂的使用进行修订。丹麦从2012年开始禁用Paraben类防腐剂于儿童产品,成为第一个禁用国家。欧盟化妆品法规《EC1223/2009》及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分别于2014年及2015年起禁用5种paraben类防腐剂,包括Isopropylparaben, Isobutylparaben, Phenylparaben, Benzylparaben和Pentylparaben。现时,Propylparaben 和 Methylparaben是制造商最广泛使用的paraben类防腐剂,消费者可多加留意产品上的成分标签,小心选购。 另外,口红样本中最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色素(出现于31个样本)、香料(出现于8个样本)及石蜡(出现于7个样本)。色素如蓝色1号(CI 42090;出现于21个样本)、柠檬黄(CI 19140;出现于20个样本),红色30号(CI 73360;出现于10个样本)等,用以提升色泽,却有机会增加皮肤过敏反应甚或引致皮肤色素沉淀问题。香料如香叶醇(Geraniol)、羟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香茅醇(Citronellol)、芳樟醇(Linalool)、苯甲醇(Benzyl Alcohol)、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等均属已知过敏香料,用以提升芳香效果。石蜡如Petroleum jelly,petrolatum、矿脂,矿油等,是一种平价及通用的保湿物质,然而保湿功能较差,未能有效锁住水分,唇部皮肤因较其他皮肤组织幼嫩,容易致敏。   口红的添加化学成分或会引起过敏反应     须妥善存放口红并保护嘴唇   皮肤科专科医生蒋颂仪医生解释:“Parabens类防腐剂常用于各类化妆护肤品中,包括口红,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防止味道或颜色改变。本港天气潮湿,口红容易于包装上标示的到期日前变坏,故此口红与其他彩妆一样,有机会添加较多防腐剂以延长使用期限。然而,愈湿润的产品愈容易滋生细菌,例如唇膏、粉底液,遮瑕膏等。故此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清楚口红有否变得黏稀,或受潮影响于表面形成白点,以免在使用变质的口红后有机会令皮肤受细菌感染或出现毛囊炎。Parabens类防腐剂属高度致敏原,嘴唇干燥及有伤口人士并不建议使用,因有机会导致嘴部皮肤痕痒、红肿及发炎。”   蒋颂仪医生指出,口红较常添加由石油及矿石提炼出来的矿物油,有滋润的功效,然而因其分子较皮肤表层的毛孔大,令皮肤不能透气,容易堵塞毛孔。另外,石油提炼过程若处理不当,有机会未能把当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或有机致癌物过滤,直接被皮肤吸收,严重可引致急性过敏性唇炎。蒋颂仪医生建议日常尽量避免把化妆品存放在高温、湿润的地方,如台灯旁边或是浴室,增加接触细菌机会,令产品提早变质。在睡觉前亦应妥善卸妆,减低残留化妆品对嘴唇的伤害。另外,涂抹有色唇膏前,可先涂一层润唇膏,以起阻隔作用,减低对嘴唇的刺激。凡试用新唇膏,可先涂抹于手背或前臂内侧的幼嫩皮肤上,停留大概30分钟,若没有出现敏感反应或红疹,可放心使用。医生提醒,如嘴唇或旁边皮肤出现敏感状况,例如痕痒、出红疹,发炎等便应立即停止使用该唇膏。若嘴唇容易过敏,应选购最基本、最简单、少添加物的唇膏。 杜伟梁先生总结:“生物检测是近年全球崭新发展技术之一,我们祈望能够与传统化学检测相辅相成,补足现时产品缺乏的生物毒性数据,洞悉更多已知及未被发现的有毒化学物质,免却人体直接摄取。对于未能符合最高评分标准的“黄鱼”及“红鱼”产品,品牌商及制造商责无旁贷,应积极作出产品改善,推动整体行业对产品安全的提升。消费者可登上小鱼亲测官方网站,通过“小鱼搜搜”功能,查询多种品类产品的安全信息,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參考文獻: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3.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 2015.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6.        2013, 498-503; DOI:10.1038/NATURE12111.
7.        BIOSCIENCE REPORTS. 2017, 37 BSR20170199. DOI: 10.1042/BSR20170199
8.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9.        CHIMIA 2008, 62: 345-351.
10.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2012, 32(3):219-232.
11.      TALANTA. 2011, 84, 702-709.
12.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61-462, 214-221.
13.      HTTP://HEALTHLAND.TIME.COM/2010/12/22/PARABENS-OUTLAWED-IN-CHILDRENS-PRODUCTS-IN-DENMARK/
14.      SCCS/1459/11. OPINION ON FRAGRANCE ALLERGENS IN COSMETIC PRODUCTS. EUROPEAN UNION. 2011.
" target="_blank">唇膏「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近两成牛奶产品于毒性测试表现不合格   (香港,2017年11月23日)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早前六期检测发布,包括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防晒霜、雪糕及润唇膏后,以独家发明的“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29个牛奶品牌,共68款畅销牛奶及牛奶饮品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样本安全测试中,4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10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2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样本中约3成属牛奶饮品(即含食品添加剂或牛奶衍生的固体),当中有样本加入高达13种添加成分,其整体安全性仅有牛奶样本的一半水平。水中银观察所得,不少消费者均未注意到常饮用的“鲜奶”可区分为牛奶及牛奶饮品两大类。为了让消费者在选购牛奶时,能更清晰地分辨出安全产品,水中银研发的“小鱼亲测”平台,开发了“小鱼搜搜”功能,可以查询多种品类产品的安全信息,以达到正确指引、安心选购的目的。   牛奶或含有毒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牛奶是每日营养摄取的重要一环,然而,消费者在选购时,一般看重牛奶的生产地、脂肪比例(全脂、低脂,脱脂),味道等,未必留意到牛奶所划分的种类。根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牛奶分类指引,牛奶可按合成成分分为三大类:奶类(milk),指牛奶,包括忌廉及脱脂奶,但不包括奶粉、炼奶、再造奶、水牛奶或山羊奶;奶类饮品(milk beverage),指将流质奶脂与从奶类衍生的其他固体合成的饮品,不论其中有无食物添加剂或其他物质;再造奶(reconstituted milk),指将奶类的成分,即奶脂及从奶类衍生的其他固体(不包括其他物质),与水混合而成的产品。 现时,香港主要出售奶类和奶类饮品,只有少数再造奶。本次测试样本的分类主要按照样本有否包含添加成分,分为两类:牛奶(milk drink,牛奶为唯一成分)及牛奶饮品(milk drink / milk beverage,除牛奶外有其他成分,包括调制奶或再造奶)。水中银于过去一年从各大超级市场及网上平台选购了29个牛奶品牌,共68款牛奶及牛奶饮品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括国内及国际知名品牌。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牛奶及牛奶饮品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 (SVHC) ,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 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 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 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牛奶价格与安全性挂钩   欧美整体表现较亚洲、大洋洲优胜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68个牛奶样本当中,4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10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2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68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2.6港币/100毫升。价格最低为1.1港币/100毫升,最高为10港币/100毫升,相差近9倍。   价格在2.6港币/100毫升以上的样本共22个,绿鱼占17个(77%),黄鱼占3个(14%),红鱼占2个(9%); 价格范围在2港币/100毫升至2.6港币/100毫升的样本共21个,绿鱼占14个(68%),黄鱼占2个(9%),红鱼占5个(23%); 价格在2港币/100毫升以下的样本共25个,绿鱼占14个(56%),黄鱼占5个(20%),红鱼占6个(24%)。 总括而言,高价样本的安全性相对低、中价样本更胜一筹,近八成样本被评为绿鱼。   牛奶子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亚洲(香港、中国、韩国、日本、印尼)、欧美(法国、德国、荷兰、瑞士、美国),大洋洲(纽西兰、澳洲)三大地区。 来自亚洲的样本共46个,29个(63%)为绿鱼,9个(20%)为黄鱼,8个(17%)为红鱼;欧美的样本共10个,8个(80%)为绿鱼,2个(20%)为红鱼;大洋洲的样本共12个,9个(75%)为绿鱼,1个(8%)为黄鱼,2个(17%)为红鱼。   牛奶样本生产地而言,分别产自亚洲(香港、中国、韩国、日本、印尼、越南)、欧美(法国、德国、瑞士、美国),大洋洲(纽西兰、澳洲)三大地区。 产自亚洲的样本共46个,28个(60%)为绿鱼,9个(20%)为黄鱼,9个(20%)为红鱼;欧美的样本共9个,8个(89%)为绿鱼,1个(11%)为红鱼;大洋洲的样本共13个,10个(77%)为绿鱼,1个(8%)为黄鱼,2个(15%)为红鱼。   总括而言,不论是子品牌所在地或样本生产地,欧美整体表现较亚洲及大洋洲优胜,达八成样本被评为绿鱼。   测试鱼胚胎于急性毒物检测中呈阳性反应   牛奶添加剂与牛奶污染物或是元凶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这次牛奶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46个(68%)样本被列入绿鱼,10个(15%)为黄鱼,12个(18%)为红鱼。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构成高度健康风险。团队于显微镜下,观察到斑马鱼胚胎在接触牛奶样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质后,出现发育异常,包括血液凝结、心脏水肿,严重情况下测试的鱼胚胎直接死亡。其中,急性毒超标最高的牛奶饮品样本,较水中银的安全标准高出近17倍。另外,于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所有样本均通过检测,并未发现样本含超标类雌激素。” 杜伟梁先生续指:“从绿鱼结果比较得出,牛奶样本的安全性相对牛奶饮品样本高逾半倍。于68个测试样本中,45(66%)个被归类为牛奶,23个(34%)为牛奶饮品。牛奶样本中,35个(78%)为绿鱼,5个(11%)为黄鱼,5个(11%)为红鱼;牛奶饮品样本中,11个(48%)为绿鱼,5个(22%)为黄鱼,7个(30%)为红鱼。”   水中银首席技术官兼欧盟及英国注册毒理学家陈雪平博士解释:“牛奶样本发现有急性毒,可能跟当中添加的化学成分或者牛奶污染物有关。68个测试样本中,23个含牛奶以外的添加成分,被归类为牛奶饮品,当中14个含5到13种食品添加成分,包括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营养剂、香料甚至色素等。最频繁出现于牛奶饮品样本中的添加成分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乳化剂,出现于9个样本) 、微晶纤维素 (乳化剂、稳定剂,出现于7个样本)、卡拉胶 (增稠剂,出现于6个样本) ,六偏磷酸钠 (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出现于5个样本) 等。个别样本亦包含碳酸钙 (钙补充剂)、叶黄素 (色素)、胭脂树橙 (色素)、吐温80 (乳化剂)等不同用途的添加成分。” 另外,样本中亦分别发现营养补充剂维他命A(出现于5个样本)、维他命D(出现于8个样本)及维他命E(出现于4个样本)。陈雪平博士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多国法规,适当食用营养补充剂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然而,都市人习惯长期服用保健食品补充所需营养,与食物中摄取的剂量计算一起,很可能会超出每日建议摄取量。举例说明,维他命A具抗氧化功能,可以防腐,然而,医学上已证实,过量摄取有机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肝脏毒性增加、中老年妇女骨质密度下降及容易骨折,甚至出现胎儿畸形。挪威卫生部门于2012年已警告孕妇及哺乳妇女避免使用含维他命A的产品。” 陈雪平博士指出,近年多份国际有关牛奶毒理研究报告证实,牛奶中存在其他毒性风险,包括已知的微生物污染、霉菌素(如黄曲霉素)污染、兽药残留、农药残留及其他未知污染如三聚氰胺。   营养师李杏榆女士表示,1岁以下婴儿不应以牛奶取代母乳喂哺或婴儿配方奶粉,因会阻碍蛋白质、钠及钾等营养摄取,影响成长及各方面发展。若婴儿对牛奶蛋白敏感,有机会产生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红肿、湿疹、腹泻、呕吐、大便出血,甚至哮喘;1-2岁幼儿可饮用全脂牛奶,以补充该发育阶段所需的额外能量及脂肪,达致身体及脑部发展需要,但若幼儿一直惯用母乳喂哺,未必能够实时转饮牛奶,家长要保持耐性,循序渐进;2岁以上可饮用高钙低脂牛奶;脱脂牛奶则须留待5岁以上,发展平衡的儿童。对于成人及长者,宜选择较低脂的牛奶产品,并按照个人需要补充钙质。   李杏榆女士提醒,牛奶摄入须视乎体质,并非人人适合。缺铁性贫血、消化道溃疡、牛奶过敏者等三类人均不适宜饮用牛奶。乳糖不耐受人士可选用无乳糖牛奶。如欲选择较“新鲜”的牛奶产品,应留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及饮用日期,亦可认清包装上杀菌处理的标示,一般情况下,“超高温处理 UHT Processed”的产品保质期较“巴士德消毒 Pasteurized”的产品为长。 消费者可登上小鱼亲测官方网站,通过“小鱼搜搜”功能,查询多种品类产品的安全信息,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完-

 
參考文獻:
1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2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 DECEMBER 2008 ON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54/16. 31.12.2008.
3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4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29/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 12.11.2011.
5 USFDA FOOD ADDITIVE STATUS LIST,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EVERYTHING ADDED TO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AFUS).
6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7 STANDARDS FOR USE, ACCORDING TO USE CATEGORIES.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26, 2016.
8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9 SCC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 OPINION ON VITAMIN A (RETINOL, RETINYL ACETATE, RETINYL PALMITATE), SCCS/1576/16, 20 APRIL 2016, FINAL VERSION OF 6 OCTOBER 2016, CORRIGENDUM ON 23 DECEMBER 2016
10 NORWEGIAN SCFS, RISK PROFILE: RETINALDEHYDE. NORWEGIAN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FOOD SAFETY (VITENSKAPSKOMITEEN FOR MATTRYGGHET), 2012.
11 JAWAID S ET AL. CONTAMINATION PROFILE OF AFLATOXIN M1 RESIDUES IN MILK SUPPLY CHAIN OF SINDH, PARKISTAN.  TOXICOLOGY REPORT. 2015, 2: 141801422.
12. RAMA A ET AL. ASSESS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 RESIDUES IN MILK FOR CONSUMPTION IN KOSOVO.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2017. 25: 525-532.
13 HAN RW ET AL. SURVEY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RAW MILK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17. 1890-1896.
14 CHEN X ET AL.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CURRENT USE AND PERSISTENT PESTICIDES IN COW MILK, HUMAN MILK AND BABY FORMULA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PART B, ANALYTICAL TECHNOLOGY AND BIOMEDICAL LIFE SCIENCE.  2014, 970: 121-130.
15 MURGA ET AL.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DISTRIBUTION IN AN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 FOR COW’S MILK IN CHIAPAS, MEXICO.  JOURNAL OF EM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B. 2016, 0: 1-5
16 HASSANI S ET AL. OCCURRENCE OF MELAMINE CONTAMINATION IN POWDER AND LIQUID MILK IN MARKET OF IRAN.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 PAR A, 2013. 30: 413-420.
" target="_blank">牛奶「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冰淇淋常温下长时间不融化,与被加入添加剂有关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早前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及防晒霜检测发布后,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9个冰淇淋品牌,共29款畅销冰淇淋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于样本安全测试中,12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7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0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所有检测样本所标示的添加剂成分均符合多国法规之使用建议,然而,在全球领先生物检测Testing 2.0下,测试使用的鱼胚胎于接触部分冰淇淋样本的提取物后分别出现发育变异甚至死亡的情况,证实部分样本包含现有传统技术未能探测的有毒物质,建议大众于选购冰淇淋时慎重考虑选择通过三重检测的“绿鱼”安全购买品牌。   冰淇淋或含有毒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烈日当空,冰淇淋成为夏日消暑佳品。然而,近月一则有关冰淇淋于户外暴晒五天未有融化的国际新闻,引来全球极大回响,为市民带来错愕之余,亦担心冰淇淋当中的添加成分会为人体带来负面影响。另外,本港一些冰淇淋店于食安抽检中不时被验出冰淇淋含菌量超标,引发大众关注冰淇淋安全。有见及此,水中银于今年5月从本港各大超级市场及便利店选购了9个冰淇淋品牌,共29款冰淇淋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 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冰淇淋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小鱼亲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欧盟234、美国5、中国6及日本7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安全标准,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关注物质列表 (SVHC)8 ,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物检测与及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冰淇淋价格与产品安全性没有必然挂钩   瑞士品牌表现较其他国家、城市优胜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29个冰淇淋样本当中,12个(41%)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7个(24%)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0个(35%)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29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20.3港币/100毫升。价格最低为2.7港币/100毫升,最高为30.4港币/100毫升,相差近12倍。 价格在19.6港币/100毫升以下的样本共10个,绿鱼仅占4个(40%),黄鱼占3个(30%),红鱼占3个(30%); 价格范围在19.6港币/100毫升至21.7港币/毫升的样本共10个,绿鱼占3个(30%),黄鱼占4个(40%),红鱼占3个(30%); 价格在21.7港币/100毫升以上的样本共9个,绿鱼占5个(56%),红鱼占4个(44%)。 总括而言,大部分低价与中价冰淇淋的安全质量不理想,绿鱼比例低于一半,高价冰淇淋的红鱼比例高企,因此,在选购冰淇淋时价格未必是最重要的考量点。 品牌原产地而言,本次抽样分别来自香港、日本、瑞士、美国及新西兰。 来自香港的样本共9个,4个(45%)为绿鱼,2个(22%)为黄鱼,3个(33%)为红鱼;日本的样本共4个,1个(25%)为绿鱼,2个(50%)为黄鱼,1个(25%)为红鱼;瑞士的样本共5个,3个(60%)为绿鱼,1个(20%)为黄鱼,1个(20%)为红鱼;美国的样本共8个,3个(37.5%)为绿鱼,2个(25%)为黄鱼,3个(37.5%)为红鱼;新西兰的样本共3个,1个(33%)为绿鱼,2个为(67%)为红鱼。 冰淇淋样本生产地而言,超过六成的检测样本产自香港,其余为法国、瑞士及新西兰。 产自香港的样本共19个,8个(42%)为绿鱼,5个(26%)为黄鱼,6个(32%)为红鱼;法国的样本共4个,2个(50%)为绿鱼,1个(25%)为黄鱼,1个(25%)为红鱼;瑞士的样本共3个,1个(33.3%)为绿鱼,1个(33.3%)为黄鱼,1个(33.3%)为红鱼;新西兰的样本共3个,1个(33%)为绿鱼,2个为(67%)为红鱼。 总括而言,瑞士为原产地的产品安全性较其他国家及城市优胜;本港生产的冰淇淋样本其安全性未见明显突出。   鱼胚胎于急性及慢性毒物检测中呈阳性反应   其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于货架上售卖的食品理论上都通过本港现有食品法规下最基本的检测。以冰淇淋为例,根据冰冻甜点规例9,所售的冰淇淋必须通过细菌或大肠菌群标准、摄氏零下2度存放(软雪糕除外)等规条。然而,恒常检测一般只针对5到10种较常出现的化学物作化学检测,或会出现“漏网之鱼”。水中银提倡的生物测试,对全球无疑是一项检测技术的革新,有助提升整体产品安全水平,透过生物呈现的反应可于48小时内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物及化学物混合后的“鸡尾酒”效应,覆盖不在恒常检测范围内的指标。” 是次冰淇淋样本检测分别用了斑马鱼胚胎及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测试。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极有可能有害。于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中,12个(41%)样本被列入绿鱼,7个(24%)为黄鱼,10个(35%)为红鱼。杜伟梁先生指出:“于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斑马鱼胚胎在接触冰淇淋样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质后,会出现发育异常,如血液凝结、心脏水肿,严重情况下测试的鱼胚胎直接死亡。”另于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中,23个(79%)样本被列入绿鱼,6个(21%)为红鱼。“转基因鲭鱂鱼胚胎主要用作慢性毒物(类雌激素)测试,于是次检测中,除了6个红鱼样本未能通过,其余23个样本均通过类雌激素测试。”   冰淇淋标示的成分符合法规     但现有信息未必能够有效反应整体产品安全性 另就冰淇淋成分一环,杜伟梁先生表示,于所有检测样本中,最频繁出现的添加成分为瓜尔胶 (又名开华豆胶,出现于22个样本)、槐豆胶 (又名刺槐豆胶,出现于15个样本)以及卡拉胶(出现于15个样本), 都是常见的食品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多国法规,适当食用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营养师李杏愉女士指出:“冰淇淋常见的添加成分如瓜尔胶(E412)与槐豆胶(E410)均属天然胶质,主要功能为乳化、增稠及稳定。至于卡拉胶(E407 / E407a),是从数种红藻中提炼出来,常见于冰淇淋及奶制品,有凝胶、增稠及乳化功用,以改善食品的口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0、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11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局12,均有限定卡拉胶在婴幼儿食品中的用量。EFSA亦规定卡拉胶不能用于4个月以下的婴儿。另外,黄原胶(E415)是经过细菌发酵之后生产的复合多糖体,添加到食物中作为乳化剂、增稠剂或稳定剂。然而,根据EFSA 2017年重估报告13,黄原胶含有重金属如铅、砷、镉和汞,因此EFSA计划对黄原胶中的重金属上限作出修订,以确保黄原胶不会成为食物中的毒性成分之主要来源。至于食用色素及防腐剂亦普遍使用于冰淇淋中,然而这些化学添加剂并没有必需性使用。以色素为例,可以是天然又或是人工合成,用于代替原材料,当添加于冰淇淋上可令颜色看上去更鲜艷吸引,但过去有研究指出1415,儿童摄入太多色素可能会引致过度活跃,影响情绪。” 李杏愉女士表示,很多家长或只在意儿童进食冰淇淋的安全性,然而,长者及孕妇亦须谨慎注意。冰淇淋的制造、运送、制冷过程均有机会提高冰淇淋含菌量,包括大肠杆菌或李斯特菌,孕妇尤其容易受李斯特菌感染,故建议怀孕妇女、儿童及长者均应避免进食软冰淇淋,并谨慎选购高质量且妥善储存的硬冰淇淋。另外,有些市民或对奶固体、牛奶敏感,容易刺激肠胃,导致肚泻等情况,可选购奶酪成分为主的冰淇淋。奶酪含益生菌,对肠胃健康起重要作用。 杜伟梁先生提醒,现阶段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分析主要基于单一成分的风险评估,并没有列入和其他成分混合效应下所出现的毒性效应。另外,于原材料选取、生产、运输及储存过程均有机会影响冰淇淋的安全性。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
www.fishqc.com)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检示通过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检测及成分筛查的“绿鱼”产品,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完-

参考文献:
[1]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2]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 December 2008 on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54/16. 31.12.2008.
[3]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4]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29/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 12.11.2011.
[5] USFDA Food additive status list,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Everything added to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AFUS).
[6]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 Standards for use, according to use categories.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26, 2016.
[8]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9]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列第132章第V部。http://www.cfs.gov.hk/tc_chi/food_leg/food_leg.html
[10]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11]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12]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13]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eh/publications/endocrine/en/
[14] Lancet. 2007;370(9598):1560–1567.
[15]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2 Jan;120(1):1-5.
" target="_blank">雪糕「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防晒霜不是越贵越好,选购时须考虑安全性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早前食用油、BB霜、速溶咖啡检测发布后,以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51款畅销防晒霜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样本安全测试中,1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8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27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检测样本中,发现多达20种类雌激素成分,当中18个样本的类雌激素超出水中银安全标准,其中4个含量较高的样本,每克被验出接近一粒避孕药的高浓度类雌激素。另外,结果亦发现,含物理防晒活性成分的防晒霜,相对化学防晒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活性成分的防晒霜更安全,消费者在选购时须加倍留意。   防晒霜或含有害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夏日炎炎,为遮挡紫外光,大家无论在室内或室外,均会涂上防晒霜。然而,市面防晒产品琳琅满目,除按个人品牌喜好、皮肤质地及肤色选择外,部分人更注重防晒产品上标榜的防晒系数(SPF)、添加功能如美白、抗黑、保湿、修护、遮瑕、防水等功效,容易忽略了产品本身的附加功能或包含化学物质。有见及此,水中银从各大化妆品品牌专柜、综合门店、网上平台选购了37个品牌,共51个防晒霜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括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香港的紫外线指数级别一般为高至甚高,即使阴天、秋冬、室内均有紫外线,市民未必对此有所认知。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即使皮肤表面没有被晒伤,但长年累月在户内、外吸收阳光,皮肤组织仍然会受损,因此适当涂抹防晒霜是少不免。很多忙碌都市人为节省时间,较喜爱选择多功能合一的防晒霜。然而,防晒霜须于皮肤表层上大面积涂抹,研究早已指出当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能渗透皮肤,消费者于选购防晒霜时必须考虑各品牌的安全性以及其他潜在因素。” 在过去的数月里,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防晒霜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有别于传统化学测试,生物测试可在48小时内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物及化学物混合后的“鸡尾酒”效应,覆盖不在恒常检测范围内的指标。用作防晒霜急性毒物测试的斑马鱼胚胎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1,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极有可能有害;而用作防晒霜慢性毒物测试(类雌激素)的鲭鱂鱼胚胎,当遇上有毒物质,其肝脏会发出绿色荧光,光的强度能够量化有毒物质的含量。 “小鱼亲测”参考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化妆品安全标准,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过半防晒霜未能通过安全检测   亚洲生产整体表现较欧、美、澳优胜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51个防晒霜样本当中,1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8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27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51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5港币/毫升。价格最低为0.4 港币/毫升,最高为20.6港币/毫升,相差52倍。 价格在1.7港币/毫升以下的样本,绿鱼仅占5个(29%),黄鱼占2个(12%),红鱼比例高达10个(59%); 价格范围在1.7港币/毫升至4港币/毫升的样本,绿鱼占8个(57%),黄鱼占2个(14%)红鱼占4个(29%); 价格在4港币/毫升以上的样本,绿鱼仅占3个(15%),黄鱼占4个(20%),红鱼比例高达13个(65%)。 总括而言,大部分低价与高价防晒霜的安全质量不理想,过半样本为红鱼,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价格中等的样本,在这次检测中安全性表现较为良好。 就品牌原产地而言,亚洲(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相比欧美(法国、德国,美国)及澳洲表现较理想,六成以上的亚洲原产样本被列入绿鱼 [绿鱼占13个(62%),黄鱼4个(19%),红鱼4个(19%)]。其中,日本原产样本的绿鱼比例高达82%。欧美与澳洲原产样本的质量整体不理想,七成以上的欧美原产样本被列入红鱼[绿鱼占3个(11%),黄鱼占4个(15%),红鱼占20个(74%)];澳洲原产的3个样本全部被列入红鱼(100%)。   物理防晒较化学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优胜     杜伟梁先生表示:“我们分别以防晒系数及防晒种类两个切入点看安全分析结果。于防晒系数方面,SPF15-29录得全绿鱼记录(3个,100%);SPF30-50录得7个(21%)绿鱼、6个(18%)黄鱼,20个(61%)红鱼;SPF50以上录得6个(40%)绿鱼、2个(13%)黄鱼,7个(47%)红鱼。换言之,于防晒霜检测样本中,并不存在防晒系数越高,毒性越强这必然挂勾。然而,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SPF30以下的防晒霜,其安全性一致认可。另外,参考美国环保局的指引2,SPF15能遮挡93%的紫外线B(UVB)辐射;SPF30能遮挡97%的UVB辐射;而SPF45的产品能遮挡98%的UVB辐射。从此推论,SPF30以上的防晒效果其实并没太大分别,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妨考虑SPF30以下的防晒霜,并谨慎选择『绿鱼』品牌。” 防晒种类方面,分为三大类: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物理防晒的原理是在肌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阻挡紫外线或是把它反射出去;化学防晒的原理是利用化学防晒剂吸收紫外线,中和并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伤害,达致防晒效果。“市面大部分防晒霜均加入化学防晒成分,化学防晒无色、无味,涂后不会让皮肤泛白,令妆容、肤色更自然。然而,我们的检测结果发现,物理防晒较化学防晒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安全。物理防晒录得4个(80%)绿鱼,1个(20%)黄鱼;化学防晒录得2个(11%)绿鱼,17个(89%)红鱼;混合物理化学防晒录得5个(28%)绿鱼,4个(22%)黄鱼,9个(50%)红鱼。物理防晒所使用的物质如二氧化钛及氧化锌,属无机化学物质,较温和,刺激性低,较适合敏感肌肤及婴幼儿的幼嫩肌肤使用。”   检测样本中发现多达20种类雌激素成分 可诱使癌症及生殖能力下降 杜伟梁先生亦指出:“于51个样本中,18个样本的类雌激素超出水中银安全标准,当中4个样本更被验出高浓度类雌激素,其类雌激素含量达12,000-17,000纳克/克,每克的含量超出一粒避孕药(其类雌激素含量为10,000纳克)。同时,我们发现在众多样本中,存在多达20种类雌激素成分,譬如较常见的奥克立林(Octocrylene,出现于21个样本中)、桂皮酸盐(Octinoxate,出现于20个样本中)和帕索1789(Avobenzone,出现于18个样本中)化学防晒剂。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表明,类雌激素可能引发人体各种疾病,如癌症、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儿童性早熟、糖尿病等3家庭专科医生周壮群医生指出:“防晒霜内的化学成分能快速被皮肤吸收,继而进入血液并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科学研究已证实,防晒霜成分可于母乳4、乳房组织5、胎盘6、甚至婴儿体内7被发现。其中,类雌激素成分如较常见的化学防晒剂及被广泛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类防腐剂,会干扰我们的内分泌系统,破坏生理平衡,造成如生殖能力下降8等许多不良后果。” 周壮群医生提醒父母,儿童皮肤较稚嫩敏感,有些成人防晒霜内含香料、防腐剂,容易引起皮肤敏感或湿疹,家长应避免使用于儿童肌肤上,并应拣选成分简单的儿童专用防晒霜。另外,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应使用防晒霜,亦须避免被太阳直晒。同时,在进行户外活动前30分钟,便应涂抹防晒霜。由于南方地区湿度高,防晒霜较容易随汗水流走,若排汗多,或是进行水上活动,应勤于补涂防晒,但切忌厚涂,增加毛孔阻塞的机会。不论防晒系数是多少,所有防晒霜的功效大概维持两小时,过后应于每个没被遮盖的部位再次补涂。暴晒后亦要多喝水,为身体补充足够水分,同时涂抹适量乳霜,滋润皮肤。  

-完-

参考文献:
[1] Howe et al.  The zebrafish 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496-7446):498-503.
[2] The burning Facts. available at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1/folders/0B1_f96X6Yt9ARnJRZjBkZGs5SE0.
[3]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eh/publications/endocrine/en/
[4] Chimia 2008, 62: 345-351.
[5]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2012, 32(3):219-232.
[6] Talanta. 2011, 84, 702-709.
[7]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61-462, 214-221.
[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2012, 35, 424-436.
" target="_blank">防晒霜「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速溶咖啡含大量添加剂 “提神”或只是心理作用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食用油、BB霜检测发布后,进军咖啡领域,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速溶咖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30个样本当中,13个样本显示为绿鱼 (代表质量卓越)、7个样本为黄鱼 (代表基本合格),10个样本为红鱼 (代表有待改善)。就整体安全而言,东南亚生产的速溶咖啡品牌比欧美差;当中,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整体安全性最低,过半数样本未能通过安全测试。另外,结果显示,速溶咖啡的毒性水平比连锁咖啡高达1.8倍。然而,部分测试样本中的咖啡含量只占总成分5-9%,并不是致毒源头,推断其毒性主要来自其余九成的饮品添加剂,包括稳定剂、乳化剂、防凝结剂、调味剂等,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速溶咖啡时放眼绿鱼安全产品。   速溶咖啡含多种化学添加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技术助检测 近年,咖啡热潮风靡全球,不单成为了饮食文化的新指标,更被喻为身分的象征。然而,连锁咖啡的售价始终较速溶咖啡昂贵,而速溶咖啡的口味不断推陈出新,冲调方便,不少咖啡族也爱当“咖啡调配师”,在办公室或家中自行冲调。可是,在选择速溶咖啡产品时,市民或忽略了速溶咖啡蕴含的一系列添加成分,摄取过量有机会构成健康风险。有见及此,水中银于2017年5月,从超级市场及网上平台(京东、天猫)采购了11个品牌,共30个畅销速溶咖啡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含了知名品牌如星巴克(Starbucks)、雀巢(Nestle)、益昌 (AIK Cheong)、麦斯威尔(Maxwell)等。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指出:“即食文化于市场大热,切合都市人急速的生活节奏。然而,即食要保持质量,仿效‘原装’口味,须于配方加入不同食品添加剂来丰富口感,提升色、香、味。为此,水中银以全球首创的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速溶咖啡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 有别于传统化学测试,生物测试可于48小时内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物及化学物混合后的“鸡尾酒”效应,覆盖不在恒常检测范围内的指标。当中,用作速溶咖啡急性毒物测试的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1,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极有可能有害。 “小鱼亲测”参考国际食品法典2、欧盟345、美国6、中国7及日本8等多个国家与国际 安全标准,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 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 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 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三成速溶咖啡样本未能通过生物毒性检测   东南亚生产地不及欧美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在30个速溶咖啡样本当中,13个样本显示为绿鱼 (代表质量卓越)、7个样本为黄鱼 (代表基本合格),10个样本为红鱼 (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30个样本当中,平均价格为4港元/包。价格最低为 1港元/包,最高为11.4港元/包,相差11倍。 价格在2.7港元/包以下的样本,绿鱼占4个(45%),黄鱼占2个(22%),红鱼占3个(33%); 价格范围在2.7港元/包至3.8港元/包的样本,绿鱼占5个(56%),黄鱼占1个(11%),红鱼占3个(33%); 价格在3.8港元/包以上的样本,绿、黄、红鱼比例平均,分别占4个(33.3%)。 总括而言,高价格的样本好坏参半,并不存在“越贵越安全”的必然定律;反之,价格 中等的样本,在是次检测中表现较优胜。   品牌所在地而言,东南亚(马来西亚、越南)品牌的样本表现令人担忧:绿鱼占2个(22.2%),黄鱼占4个 (44%),红鱼占3个 (33.3%);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品牌的样本表现亦不乐观:绿鱼和红鱼均占2个 (40%),黄鱼则占1个 (20%);欧美地区(瑞士、德国、美国)品牌的样本情况较好,绿鱼占9个 (56%),黄鱼占2个 (13%),红鱼占5个 (31%)。   品牌生产地而言,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与欧美(英国、德国等)相比下表现较差;东南亚的表现:绿鱼占3个(30%),黄鱼占4个(40%),红鱼占3个(30%);欧美的表现:绿鱼占4个(67%),黄鱼占2个(33%),红鱼0个(0%);东亚(中国、日本、韩国等)生产的表现好坏参半,绿鱼占6个(43%),黄鱼占1个(7%),红鱼占7个(50%)。   速溶咖啡毒性比连锁咖啡高   食品添加剂为毒性源头 杜伟梁先生表示:“我们把速溶咖啡得出的测试结果跟咖啡数据库作比较,发现在急性毒物测试中,速溶咖啡比连锁咖啡的毒性高达1.8倍,当中无疑是一些成分产生了毒性反应。根据欧洲9、美国10及本地11的食品标签法规,各种配料、成分须按其用于食物包装时所占的重量或体积,由大至小依次表列。以速溶咖啡样本的成分标签作解说,近九成测试样本均以食品添加剂为首,包括最常见的奶精(植脂末)、砂糖、乳化剂、稳定剂;速溶咖啡粉往往排列在较后,甚至最后。部分样本标签更明确标示,速溶咖啡粉只占总成分不足一成(5-9%),其余九成均为食品添加剂。” “另外,结果亦发现,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整体安全性最低,红鱼占4个(57%),其次为白咖啡 (White Coffee),红鱼占2个(40%)。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平均添加剂成分达15种,是速溶咖啡种类之冠,其次为白咖啡,平均达11种,与“小鱼亲测”结果不谋而合。以此推论,食品添加剂的数目越多,通过“小鱼亲测”的速溶咖啡样本相对下降。” 杜伟梁先生指出,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业而言十分重要,不单有助改善食品的稳定性、增加色、香、味,同时延长保质期。然而,某些化学成分却有机会导致潜在健康风险。于速溶咖啡的成分标签上,植脂末往往排行榜首,其主要成分包括氢化植物油、葡萄糖浆和酪蛋白。能增强咖啡的速溶性,注入水中能形成均匀的奶液状,但实际上未必含牛奶。植脂末多半含有氢化脂肪及反式脂肪,过量摄入,可增加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近年亦有科学研究证实,反式脂肪跟罹患阿兹海默症13、不孕14、乳癌15、前列腺癌16等有关。 另外,速溶咖啡中的营养成分也值得关注,尤其脂肪、热量及糖摄取量。糖分属速溶咖啡主要成分之一,按照营养标签所示,个别测试样本的糖含量达19克/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糖摄取上限为50克17,即大概10茶匙糖,若以三餐计算,糖摄取量很有可能超标。另外,于14个有明确标示糖分的检测样本中,糖含量介乎0.6克/包到19克/包。根据产品包装上的冲调指引,发现8个样本的糖分含量超过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即每100毫升的饮品,糖分不应高于5克18;然而,超标样本的糖分为6克到10克不等。《Nature》科学杂志于2012年发表的《砂糖的毒性真相》中表明,糖会令人上瘾,过量摄入会造成痴肥、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疾病19杜伟梁先生提醒消费者:“消费者选购速溶咖啡时,可多留意包装上的营养及成分标签,尽量拣选较少糖分及成分标示的产品。同时,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检示通过急性毒、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的‘绿鱼’产品,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完-

 
參考文獻:
[1] Howe et al.  The zebrafish 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496-7446):498-503.
[2]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3]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 December 2008 on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54/16. 31.12.2008.
[4]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30/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food additives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for use in food additives, food enzymes, food flavourings and nutrien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78. 12.11.2011.
[5]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129/2011 of 11 November 2011, amending Annex II to 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y establishing a Union list of food additiv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295/1. 12.11.2011.
[6] USFDA Food additive status list,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Everything added to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AFUS).
[7]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8] Standards for use, according to use categories.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26, 2016.
[9] 21 CFR 101.4(a).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Food; designation of ingredients
[10] Food and Drugs (Composition and Labelling) Regulations (Cap.132W)
[11] Regulation (EU) No 1169/2011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of 25 October 2011。 Official J Eur Union. L 304/18.  22.11.2011.
[12] Vega-Lopez et al. Altherosclerosis. 2009, 207(1): 208-212.
[13] Grimm et al. J Nutr Biochem. 23(10):1214-1223.
[14] Chavarro et al., Hum Reprod. 2014, 29(3): 429-440.
[15] Makarem et al. Annu Rev Nutr. 2013, 33:319-348.
[16] Allott et al. 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 2017, 20(1): 48-54.
[17] WHO Healthy diet.  Fact sheet No394. Updated September 2015.
[18] Food and Drugs (Composition and Labelling) Regulations (Cap. 132W).
[19] Lustig et al. Nature. 2012, 27-29. Doi:10.1038/482027a.
" target="_blank">速溶咖啡「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四成畅销BB霜品牌未能通过生物毒性检测 国际知名品牌被验出高浓度类雌激素      毒性含量接近一避孕   (香港,2017年6月12日)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www.fishqc.com) 继上月食用油检测发布后,进军化妆品领域,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43个畅销BB霜及气垫BB霜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样本安全测试中,24个样本显示为绿鱼 (代表质量卓越)、 1个样本为黄鱼 (代表基本合格),18个样本为红鱼 (代表有待改善)。有国际知名BB霜品牌被验出高浓度类雌激素,当中,类雌激素含量最高的样本,每克约等于一颗避孕药。另外,检测结果发现,大多数标签防晒系数(SPF)功能的样本,其SPF数值越高,安全度明显下降,消费者在选购时须加倍留意。 BB霜或含有害化学物质     水中银过崭新生物技术Testing 2.0 助检测 随着日、韩彩妆产品大热,BB霜热潮亦在我国掀起,其功能由原来的遮瑕、修护,演变至防晒、保湿、美白、淡斑、抗皱等多效合一。然而,在选择彩妆产品时,消费者容易忽略了产品附加的功能或包含的化学物质,有机会增加皮肤敏感的风险,导致红肿、痕痒等过敏反应。有见及此,水中银于2016至2017年间,从各大化妆品品牌专柜、网上平台(Amazon、网易、京东,天猫)选购了32个品牌,共43个BB霜及气垫BB霜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含了国际知名品牌如YvesSaintLaurent, M.A.C., Dior, Innisfree, SKII, Laneige, Shisheido, 雪肌精, 雪花秀等。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水中银以鱼胚胎生物测试技术Testing 2.0为BB霜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有别于传统化学测试,生物测试可于48小时内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物,覆盖不在恒常检测范围内的指标。」 「小鱼亲测」参考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及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及中国等多个国家与国际安全标准,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需要审慎;
  •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需特别谨慎。
  四成BB霜未能通过安全检测     亚洲产地较欧美优胜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43个BB霜样本当中,24个样本显示为绿鱼 (代表质量卓越)、1个样本为黄鱼 (代表基本合格),18个样本为红鱼 (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43个样本当中,价格的中位数为9.0港币/克。价格最低为1.9 港币/克,最高为34.3港币/克,相差18倍。 价格在3.6港币/克以下的样本,绿鱼仅占4个(29%),黄鱼占1个(7%),红鱼比例高达9个(64%); 价格范围在3.6港币/克-9.5港币/克的样本,绿鱼占13个(87%),红鱼仅2个(13%); 价格在9.5港币/克以上的样本,绿鱼和红鱼比例各占7个(50%)。 由此可见,大部分低价BB霜的质量令人忧心,建议消费者选购时需特别谨慎;高价BB霜好坏参半,即使知名品牌也未必能够让消费者安心选购;反之,价格中等的样本,在是次检测中表现优胜。 就品牌生产地,亚洲与欧美相比下表现较佳,半数或以上的亚洲品牌被列入绿鱼[绿鱼占15个(58%),黄鱼1个(4%),红鱼9个(38%)]。其中,日本出产的样本,绿鱼比例高达88%;而韩国出产的样本,绿鱼比例亦高于80%。   知名BB霜被验出高浓度类雌激素   含量如同避孕丸 于是次抽检中,数款国际知名品牌BB霜被验出高浓度类雌激素,其中一款欧洲BB霜的检测结果发现其类雌激素含量达8,419纳克/克,每克的含量接近一粒避孕丸(其类雌激素含量为10,180纳克/克)。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表明,类雌激素可能引发人体各种疾病,如癌症、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儿童性早熟、糖尿病等1。 另外,于43个BB霜样本当中,42个添加了防晒系数(SPF)功能。检测结果发现: SPF15以下的样本,绿鱼占1个 (100%); SPF15-SPF30的样本,绿鱼占13个 (68%) ,红鱼占6个 (32%); SPF30以上的样本,绿鱼占10个(44%),黄鱼占1个(4%),红鱼占12个(52%) 。 杜伟梁先生指出:「检测结果显示,随着SPF数值增加,样本的安全度明显下降。根据美国环保局的指引2,SPF15能遮挡93%的UVB辐射;SPF30能遮挡97%的UVB辐射;而SPF45的产品能遮挡98%的辐射。由此看出,SPF30以上的防晒效果并没太大分别。因此,消费者在选购SPF在30以上的BB霜时应特别谨慎。」 就BB霜的检测结果,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讲座教授郑淑娴教授表示:「鱼胚胎技术于药物研发领域已应用了十五年以上,并建立了一系列国际标准的检测方法。此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必需品,实是大势所趋,为国际建构一个食、用品安全网。在化妆品中,包括是次检测的BB霜,不难找到一些有害物质,譬如说较常见的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 )防腐剂,与及甲氧基肉桂酸辛酯(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等防紫外线的化学成分。科学研究​​证实,这些物质容易被身体吸收,可于母乳3、乳房组织4甚至胎盘5被发现。另外,这些物质属已知的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可以干扰内分泌系统,长远有机会导致癌症、不育等健康问题。」 杜伟梁先生总结:「BB霜的附加功能如防晒、保湿、美白、抗皱等会令消费者错误把其当作护肤品使用。我们建议消费者应按标准使用BB霜,减少因涂抹过度而引申不必要的健康警号。同时,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www.fishqc.com),检示通过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的『绿鱼』品牌,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完-

參考文獻: 1 WHO & UNEP.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eh/publications/endocrine/en/ 2 The burning Facts. available at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1/folders/0B1_f96X6Yt9ARnJRZjBkZGs5SE0. 3 Schlump et al. Endocrine active UV filters: developmental toxicity and exposure through breast milk. Chimia 2008, 62: 345-351. 4 Barr et al. Measurement of paraben concentrations in human breast tissue at serial locations across the breast from axilla to sternum. J Appl Toxicol. 2012, 32(3):219-232. 5 Valle-Sistac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arabens and benzophenone-type UV filters in human plancenta.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bencyl paraben and benzophenone-4. Environ Int. 2016, 88: 243-249." target="_blank">BB霜「绿鱼」安全购买榜单 新闻发布会
婴儿产品安全报告 -- 婴儿润肤露

婴儿产品安全简报 — 婴儿润肤霜及润肤膏